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0篇
  免费   185篇
公路运输   2222篇
综合类   1434篇
水路运输   1002篇
铁路运输   740篇
综合运输   20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已有研究在应用“四阶段法”进行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时,缺少对居民公交出行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的分析.文中通过从潍坊、常州、上虞、蚌埠和湖州五个典型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库中提取出公交OD出行的有效数据,运用图形处理及模型标定等方法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研究了居民出行时间消耗特征、出行时间分布特征和出行空间分布特征。指出:0公交出行的可容忍时间与建成区面积及公交分担率密切相关:②由于城市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出行规律的不同,都会造成出行时间分布的差异;③分析同一城市不同时期居民出行空间分布时,应具体分析各区之间的出行联系强度。居民公交出行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及公交线网规划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及理论支持,该项研究的结论和分析方法可供其他城市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2.
束昱  路姗  陈钢  李媛 《轨道交通》2010,(4):16-17
上海和保定已经列入我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第一批试点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基本国策相吻合。本文在认真分析探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效路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效促进,结合笔者长期研究探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理论方法与规划实践,提出”低碳城市”应优先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五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3.
综合运输体系下道路客运业如何实现转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道路客运企业受到铁路大提速的冲击,经营空间受到挤占。在火车站处于城市优越区位的情况下,汽车客运站迁至城郊的情况却越来越多,直接导致了公路客运"门到门"的优势大打折扣。如何寻求突围,成为道路客运企业当前必须思考的问  相似文献   
174.
在考虑纵向空间效应的基础上,运用FLAC3D对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围护结构侧向变形空间效应进行了定性描述和具体分析。另外,从长边和短边空间效应入手,讨论了基坑沿纵向和深度方向上的空间效应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侧向变形分布不均匀系数,并根据不均匀系数大小对支护参数和支护形式需要调整的范围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75.
更精准地预测城市间经济引力强度,有利于指导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对现状城市间引力进行实证研究,建立城市间经济引力模型;其次,采用城市间交通客流交互量对经济引力进行相关性表征,即认为城市间客流交互量越大的,其经济引力也越大;最后,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推算各城市间客流交互量,对现状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及省内城市间引力进行了建模,并对模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人口、GDP、产业结构相似程度、两市间时间(空间)距离等影响因素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城市间的经济引力。此外,两市间的时间距离对城市引力的影响比空间距离更大,规划城际性的快速交通网络对于提升两个城市间的经济引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6.
为识别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程度的空间差异性,以及不同空间范围内城市发展水平对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的差异性,引入描述空间集聚特征的莫兰指数Moran's I 建立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将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和站点客流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作为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协同程度判断标准,划定若干研究区域,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 模型研究两者空间相关性和城市发展因素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与站点客流协同程度较高的区域,城市发展水平对站点客流影响更大;将城市发展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密度高于交通便捷程度、功能多样化程度和发展紧凑度.  相似文献   
177.
借助开源大数据平台,提出交通可达性及城市经济活动数据采集策略,利用全局常参数和局部变参数回归模型研究北京市六环区域内两者的空间特征.相比于全局模型,局部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活动间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私人交通可达性呈现以天安门为中心径向递减的多圈层结构,公共交通呈现轨道交通沿线区域高的特点.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匹配度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空间分离和匹配现象并存.西北部、中部区域空间匹配特征显著,东北部、东部区域次之,西南区域空间分离现象最为严重.丰台及良乡等分离区域,宜重视道路及轨道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未来科学城等私人交通匹配,公共交通分离的区域,可考虑修建轨道线路,并增加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匹配区域,以调整交通运营管理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178.
179.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