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130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134篇
综合运输   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0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盾构机通过运河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和应急措施,主要有:在掘进的同时向正面土体注入一定量的泡沫剂改良砂性土体,同步注浆控制地表沉降、隧道渗漏和管片上浮,掘进速度及盾构机姿态的控制,盾尾密封及出土量管理等,可为同类地层条件下盾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2.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陆翔路站~潘广路站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切削穿越建筑物桩群施工技术,并对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同类型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03.
沈阳铁路枢纽东北环线与相邻既有线组成的环形铁路,可分流沈阳集装箱中心站发往沈哈方向的班列及部分哈大线的货物列车,可缓解沈阳枢纽货运线通过能力日益紧张的矛盾,同时可在沈阳枢纽环形铁路上开行部分市郊客车,提高铁路在城市交通中的竞争力。通过对沈阳铁路枢纽东北环线走向方案的研究,引伸出几个影响走向方案选择的因素,得出值得相关工程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4.
通过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线穿越京沪、沪昆铁路地基加固及盾构顶进施工监护过程的实践,着重介绍安全监护工作必须掌握的技术标准;施工监护的前期准备、施工过程中的三个过程控制;施工监护要求、盾构过轨后六个线路沉降观测检查整修以及安全措施(包括应急处置)的各项要求和预防措施,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线穿越主要干线线路地基加固及盾构顶进施工监护工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05.
城市地铁穿越既有线路的变形控制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线网中,地铁线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既有线路、建筑物及城市管线等.穿越既有设施是地铁建设的难点,要求沉降等变形严格控制.首都机场线车站穿越地铁13号线时采用洞内做桩,开挖过程中辅以千斤顶托换技术的施工方法.结果表明,施工监控量测效果良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06.
针对快速城市化地区,穿越交通与区内交通的相互影响,使得城市或区域间的一些重要联系通道变得拥挤不堪的交通现象,该文以上海市曹安路华江段为例,在对调查数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拥堵产生的深层原因.提出针对性改善方案,运用VISSIM进行改善前后方案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改善后曹安路通过华江地区的旅行时间减少了约80%,同时,华江地区内与曹安路的相交道路交通状况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07.
在已营运多年,原来未考虑换乘和结构预留的1号线上体馆站新建4号线车站并与之形成“零换乘”。地面交通、地下管线、周边高楼对新车站的布置形成了层层制约;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和确保1号线的运营安全都给4号线车站的穿越施工带来了重重困难。对此,通过理性分析,分散风险,探索创新和精心设计、施工,成功地解决了4号线车站布置、周边大楼侵界处理、结构托换、原车站底板大梁加固、穿越施工等难题,最终实现了“零换乘”。五年的历程,充满了挑战和创新。  相似文献   
308.
姜伟 《隧道建设》2018,38(Z2):53-59
为研究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特点,基于深圳地铁5号线南延段某区间隧道下穿兴海大道立交桥工程,采用FEM方法对1#桥墩性状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1)同侧桥梁上部结构沉降规律相同,最大值对应右线隧道正上方; 2)到隧道开挖面距离越小,桥梁结构受影响程度越大; 3)当开挖面到桥桩距离L=7D(跨径)时,桥桩开始受到施工影响; 4)当L=3D时,桥桩沉降速率显著增大; 5)隧道上方桥桩竖向沉降变形最大,且沉降随埋深增大而增大; 6)桥桩上部水平位移方向指向隧道,桥桩下部水平位移方向相反,且横向位移极值随桥桩到隧道距离增大而减小。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隧道施工过程中桥梁变形控制标准,并对减小沉降变形措施提出建议。隧道顺利穿越城市立交桥,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09.
随机海浪中船舶非线性横摇的首次穿越概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首次穿越失效理论研究了在随机波浪激励下的船舶稳性.利用一组基于广义谐和函数的变换首先将船舶横摇方程降阶为一组一阶随机微分方程.接着利用一个新的随机平均程序获得了幅值过程微分方程的平均漂移和扩散系数的闭合形表达式,并建立了控制横摇幅值过程平均首次穿越时间的Pontryagin-Vitt方程.推导了Pontryagin-Vitt方程的两个边界条件,通过数值求解该边界值问题获得了平均首次穿越时间和首次穿越概率值.  相似文献   
310.
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出发,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4个方面建立浅埋暗挖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施工风险控制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北京西三环暗挖穿越既有花园桥的施工过程.结果表明,穿越施工风险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目标,实现了既有桥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