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130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132篇
综合运输   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既有线铁路施工中,非开挖定向穿越敷设M P P地下管线技术,解决了传统明挖施工对交通、环境和周边建筑物基础的干扰,并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精度高,劳动强度低,材料消耗小,敷设距离长,施工安全性好等优点。该技术不仅在应用中取得实际的经济效益,同时取得安全施工生产的社会效益。值得在今后"通信、信号"地下管线非开挖地段敷设施工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2.
分析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穿越3条活动地质断层的特征,表明断层的变形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巨大的破坏性。当断层发生突发性黏滑错动后,上、下盘相对产生复杂的空间三维变形,结构同时具有拉、压、剪、扭、弯等共同受力特性,其作用对穿越的隧道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隧道严重变形、开裂甚至破坏。据此估算1号线沿线断层的最大位移量及百年变形量,阐述浅埋暗挖法的结构设防方案、结构受力计算模型、断层处理的接头方案,以及断层处的结构防水等技术措施,提出的静态强制位移法是对此工程难题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93.
结合郑州市某地铁盾构隧道区间施工情况,介绍了盾构机穿越无地下水的细砂层施工方法,其中主要是盾构机穿越干细砂层的掘进参数控制、渣土改良控制、盾构机穿越的过程中地面的保护措施、地面预加固措施等,以期为今后盾构机穿越无地下水的细砂层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4.
盾构在道路和铁路下推进引起的沉降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天津市津滨轻轨西段地下线工程为背景,对盾构施工引起的道路及铁路地表沉降数据作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得出了地表纵向和横向沉降规律,阐述了盾构下穿道路和铁路时引起周围环境变化的异同点.应用Peck公式反演了盾构过道路段的地层损失率,提出了地层损失率限值.  相似文献   
95.
吴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6):200-202,210
盾构施工中不可避免下穿建(构)筑物,如何确保盾构施工中建(构)筑物的安全是我国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上海轨道交通五号线南延伸段某区间为例,探讨了盾构长距离小半径穿越建(构)筑物沉降安全控制措施,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6.
以"河北第一盾"曹妃甸工业区综合管廊工程为依托,选取典型砂土液化断面,利用FLAC2D有限差分软件对强震水下盾构管廊砂土液化区穿越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加固范围取3 m,地基强度参数提高1倍即能达到安全与经济的平衡。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7.
云贵铁路石林隧道穿越滇东高原岩溶区,隧址区岩溶极为发育,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大。为了能选择较好的隧道穿越方案,通过对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地下岩溶水系统发育特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最终确定“抬升轨面标高,避开水平循环带,大角度穿越构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导向穿越新技术在供水管线施工中的应用,其施工效率、成本,都比传统的顶管施工方法优越,施工造价降低25%-35%,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不破坏地貌和环境,适应环保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99.
大直径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对土体造成扰动,导致地表产生沉降或隆起,继而严重威胁上部建筑物群的结构安全。文章依托某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老旧小区密集建筑物群工程,首先利用二维有限元软件计算关键断面房屋的沉降变形,再对比三维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然后基于三维模型探究了不同初期荷载释放率对盾构穿越引起的地表和房屋变形的影响,最后利用Peck公式计算的理论地表沉降数据,梳理初期荷载释放率、地表沉降、地层损失率三者的内部联系并提出了控制变形的相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初期荷载释放率越小,地表及房屋沉降也越小,对应的地层损失也越小;对于控制地表变形,减小荷载释放率等同于减小地层损失率;初期荷载释放率、地表沉降、地层损失率这三者减小的量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0.
由于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地质勘探的局限性,隧道穿越的地层不可能一一查明.盾构推进工作面前方可能会出现各类障碍物.造成盾构机受损甚至无法正常推进。随着时代更迁,隧道的不明复杂地层必然存在.在掘进过程中会遇到比较特殊的地质条件.所以针对不同的复杂地层而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