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177篇
综合类   35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10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61.
乌鞘岭隧道大台竖井钻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兰武二线乌鞘岭隧道大台竖井工程钻爆施工经验,通过对各种爆破方案比选,提出了出适宜于断层破碎带内快速施工的深竖井爆破施工方案,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2.
本文主要介绍了宝鼎2号隧道竖井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流程,叙述了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法配合单层模筑混凝土工法的具体流程和中隔墙的施工方法大直径竖井在建设过程中多采用正井法,正井法中短段掘砌作业配合单层模筑混凝土施工速度大大加快,月成井可以达到60m以上,采用以伞钻钻孔,抓斗抓岩及液压伸缩金属模板互相配合施工,可以简化施工流程,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63.
北京地铁平时蝈站东北风竖井的改扩建,由于条件特殊,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特定的施工方法。文章对此作了详尽介绍。  相似文献   
64.
结合上海市合流污水工程3.1标段过黄浦江混凝土顶管工程,进行精密定向导向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65.
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的自然排烟,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软件,数值模拟通风竖井的长宽比、埋深和开口形式对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通风竖井的长宽比在1.25~2.5时,其自然排烟效果明显好于其长宽比为5时的自然排烟效果;当通风竖井的埋深在5~15 m时,对自然排烟的影响不明显;采用直通风竖井的自然排烟效果优于采用渐扩通风竖井的自然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66.
竖井隧道进水段通常采用较平缓的坡度,进水流速低于5 m/s.本项目由于竖井隧道进口段位于现状垃圾体内,边坡自然坡度接近60°,为保障垃圾填埋作业安全,该工程可施工场地受限,边坡开挖范围受限.通过数学模型精准分析,采用绕流加坎消力池措施,解决消能问题,为受限条件下竖井进水的消能减速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7.
淤泥质软土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出入口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明挖法与浅埋暗挖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在淤泥质软土地层中开挖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出入口的施工技术.通过采用注浆辅助喷锚构筑法建井及注浆复合衬砌明暗结合法施工出入口斜坡段,降低了风险,减少了拆迁并为下一步通道浅埋暗挖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8.
在长大隧道竖井衬砌浇筑施工中,采用常规翻模法施工效率较低。秦岭终南山隧道通风系统竖井衬砌混凝土施工中采用滑模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介绍了竖井滑模的结构及滑模施工技术,对今后竖井衬砌混凝土的快速施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董伟 《铁道勘察》2015,(2):30-32
竖井联系测量中的导线直接传递法进行改进,与常规的导线直接传递法相比,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而且增加了较多的检核条件,可将平面及高程联系测量工作同步完成。  相似文献   
70.
<正>地下连续墙(简称地连墙)施工中,导墙不但对抓斗成槽起导向作用,同时作为液压拔管机起拔接头管及场内大型机械设备移动产生附加荷载的承重结构,起到稳定槽口及周边土体的作用,因此,导墙的施工质量是地连墙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