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速公路立交区、服务区、匝道与主线相交处B型端头的测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2.
对盾构接收端的主要加固措施进行比较,介绍地面加固措施无法施工条件下,深圳地铁某盾构隧道顺利采用钢套筒接收的案例,得出钢套筒接收工艺是一种可减少地面加固措施的洞内接收工艺,具有安全、适应性强、工期短、可重复利用等优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73.
介绍盾构端头地层加固的目的、常用的加固方法等内容,结合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林和西站、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段南方医院站的盾构端头地层加固设计,重点说明素混凝土桩、玻璃纤维桩的加固方法,分析该加固方法的优点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74.
基于既有模型和改进模型,对粉质黏土、粉土、砂土及与砂卵石共4种地层进行端头加固统计计算,讨论纵向加固范围与盾构直径之间的关系,验证端头加固的尺寸效应,给出大小盾构分界的建议:在盾构始发与到达端头加固研究中,直径小于10 m和大于10 m的盾构隧道端头土体纵向加固范围与直径的关系曲线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10 m直径可以作为大小盾构的有效分界线。对于直径大于10 m的盾构隧道,使用改进模型进行端头加固计算,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结论更可靠。以北京地铁14号线大盾构始发与到达工程为背景,从强度、稳定性及渗透性3个方面分析大盾构端头加固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5.
论土压平衡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加固的合理范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阐述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加固的目的,在简要介绍端头加固计算方法和设计现状后,对端头加固计算方法和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结合不同地层情况对端头加固的合理范围进行了分析,认为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加固范围应根据其端头的具体地层情况和盾构设备长度以及土体强度、稳定性等验算结果来综合确定。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端头加固的目的、作用和意义,为确定不同条件下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合理加固范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盾构始发与到达是盾构施工中风险较大的阶段。而盾构端头加固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始发和到达阶段的施工安全。本文总结介绍了广州地铁施工中各种不同底层条件下的端头加固方法,并介绍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以指导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77.
在盾构机出洞或进洞前要对端头井区域内数米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固改良以满足对土体的强度要求.针对上海轨道交通线区间隧道淤泥质黏土层及粉质砂土的地质状况,介绍了主要采用的三轴搅拌桩搅拌加固及三重管高压旋喷加固施上技术.加固效果满足盾构进出洞要求.  相似文献   
78.
玻璃纤维筋在盾构井围护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玻璃纤维筋代替盾构围护结构中的钢筋,不但保证了盾构井围护结构的安全,而且使盾构始发、到达施工时不需要人工破除洞门,减少了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以深圳地铁5号线大学城站为工程依托,介绍玻璃纤维筋的材料特性、力学行为和工程实际应用。研究发现,玻璃纤维筋多数都是在端头墙周边的位置发生断裂的,且先被拉断的并不是主筋,而是直径较小的玻璃纤维箍筋。研究成果为玻璃纤维筋在盾构端头井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技术和现场实施等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79.
针对七门堰枢纽加固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城门洞型小端面隧洞施工技术,洞身拱顶模板在对接处采用下延式的设计,洞身侧墙段模板与拱顶模板在对接处设置端头模板启闭装置,可实现快速装拆;洞身模板安装采用悬挂对撑组合吊架体系,拼装方便,提高了底板模板安装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