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179篇
综合类   74篇
水路运输   189篇
铁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51.
宋成涛  程凯 《水运工程》2018,(7):196-200
陆上大直径、大斜率(斜率1∶6)PHC管桩设计桩基密度大,沉桩施工精度高、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某挖入式出运港池工程,进行了工程试沉桩及静载试验。为了减少沉桩挤土效应对桩基的不利影响,采用先沉斜桩、后沉直桩、自中间向两边对称沉桩的施工方案,并且采取避免碰桩和难以沉桩的施工措施。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施工方案切实可行,沉桩效果良好,桩基检测结果均为Ⅰ类桩,可为类似工程的PHC管桩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谭祥韶 《水运工程》2018,(7):206-209
PHC管桩具有承载力高、施工速率快、质量易控制等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管桩地基的一些技术问题随之逐渐显现,其中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软土地区成桩垂直度对竖向承载力的影响。介绍了一种管桩施工后垂直度实用检测工艺,两个工程案例的检测结果显示管桩垂直度偏差的倾斜方向和位移量均差异很大,呈现明显随机性。在此基础上,指出软土地区管桩倾斜的主要原因是沉桩施工操作控制不严,次要原因是沉桩后重型机械行驶导致的挤压作用及相邻管桩的挤土效应。根据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软土地区管桩垂直度偏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3.
从钻孔灌注桩在溶岩地区施工所遇到的问题,采用PHC管桩的可行性分析、PHC管桩的结构形式及受力分析、静载试验、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手段5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PHC管桩在溶岩地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4.
刘华  张太雷  李国生 《北方交通》2023,(1):34-37+4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效果,并对相关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分层填筑过程中数值模拟值与现场监测数据误差均在10%以内,说明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加固前路基沉降比较集中,路基水平位移较大值集中在路基坡脚处;加固后地基沉降大幅度降低,路堤坡脚水平位移明显减小,保证了路堤的安全;增大桩长和减小桩间距均可以有效降低路基沉降,但这种方法降低的沉降是有限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和工程条件合理设计参数;通过设置桩帽,使得桩体承载能力增大,降低了桩间土分担荷载,增加了桩体承载能力,减小了路基沉降。  相似文献   
155.
以桩—土耦合作用理论为基础,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管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模型,通过分析管桩的内摩阻力、外摩阻力及荷载—沉降结果,得到管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机理,结果表明:二维有限元模型代替三维模型进行管桩—土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性状分析结果合理;大直径管桩内桩径摩阻力的分布不同于外桩径摩阻力,其受力的分布随桩身的深度而变化,受力主要集中在端部,范围为桩端以上2~3倍桩直径范围以内,其受力图形呈喇叭型,且其作用的发挥相比于外摩阻力晚,为研究管桩的受力及破坏机理提供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6.
依托京台高速德州至齐河段改扩建工程管桩处治软土实例,通过在管桩不同深度、不同径向距离处埋设孔隙水压力计,对黄河冲积平原区管桩沉桩过程中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时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桩沉桩过程中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是影响桩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率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减小规律,随水平距离增加呈指数形式衰减规律,其有效影响范围约为9倍桩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上升主要体现在桩体贯入的中前期,后期随沉桩速率减小到3 m/min时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7.
王强  戚国锋 《铁道勘察》2007,33(1):90-92
温福客运专线浙江段软土分布广泛。为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对深厚层软土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加褥垫层”的加固模式。该桩网结构在我国铁路软土路基加固工程中系首次采用,尚无成熟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为此,以温福铁路DK26+641~DK26+950为试验段,对软硬突变地层终孔条件的确定,桩机的合理选择,工作垫层的优化,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褥垫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以及沉降观测、管桩检测及成果验证进行了研究。检测结果表明,试验段的工程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8.
对软土地区静压管桩的静、动载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工作荷载作用下软粘土中桩侧摩阻力呈抛物线分布,在循环动荷载下存在退化效应,并对此进行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动力循环荷载作用下,桩身上部软土层出现弱化现象,导致桩身上部的侧摩阻力减小,桩的下部粉质粘土与粉砂层侧摩阻力有所增加,但这种现象随动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9.
介绍了Φ600mmPHC管桩的沉桩方法及沉桩工艺.  相似文献   
160.
就共和新路高架工程一体化桥墩桩型、持力层的选择,荷载组合,桩基沉降计算等进行了分析叙述,以供设计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