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5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570篇
综合类   449篇
水路运输   561篇
铁路运输   397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车辆试验台试验轮/轮接触有别于线路的轮轨接触,具体分析在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时,试验台试验与线路之间的差别,本文以160km/h准高速客车为例,进行数学建模和稳定性计算分析,并通过试验以验证建模和计算方法的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车辆不同悬挂参数下试验台稳定性试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92.
分析了沥青混合料试验时,误差来源和修正办法,根据误差来源的随机性,运用数理统计理论确定了最佳取样数量和最小取样数量。  相似文献   
93.
针对铁道部对通用式机车信号新的技术要求,研制了一种采用新自动闭塞信号产生方法以及基于事件驱动的汇编语言软件设计的通用机车信号自动测试系统,文中同时对产生信号的帮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4.
为解决斜拉索无应力长度缺失带来的施工控制精度问题,实现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精细化、高效化,丰富合理施工阶段索力的计算方法,基于斜拉索的无应力长度表达式,根据张拉前的结构实际状态与斜拉索目标无应力长度,提出了求解钢桁梁斜拉桥合理施工阶段索力的索长迭代法,给出了迭代计算流程。基于北盘江大桥设计施工流程,分别采用正装迭代法和索长迭代法进行了正装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施工流程的计算中,当目标成桥状态及杆件无应力构形相同时,索长迭代与正装迭代得出的二张力基本相同,其最大差值仅为该索索力的0.14%,且两者得到的成桥状态十分接近,均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成桥状态,其中索长迭代得到的标高、索力与目标状态的最大差值分别为3mm、8.9kN,验证了索长迭代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针对主机与诊断机时钟不同步以致长期积累的时间记录误差不能容忍的问题。提出一种异于NTP协议的方法,于诊断机软件中嵌入基于线性回归分析之算法,用回归直线的斜率作因子在诊断机界面修正时间记录误差(但主机时钟没有改变)。如此得到准确的时间记录以后,才有可能依据诊断信息正确推理控制过程故障原因。文中给出了DELPHI核心源代码,经实例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6.
周锋 《航海技术》2008,(3):41-43
介绍双轴向多普勒计程仪的测速原理及换能器的布阵方法,分析了双轴向多普勒计程仪克服误差的方法,并利用梯度分析法对换能器的布阵作进一步的探讨,简要分析各种布阵方法的利弊。  相似文献   
97.
大型集装箱船舶常出现的计算排水量与实际观测获得的排水量间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为查明原因,作者进行了多次测算、校验。此文分析了造成此误差的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98.
章对调查中的答复误差作成因分析。受调查回答调查计划中的问题时,受社会因素、习惯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记忆因素等的影响,造成答复误差。  相似文献   
99.
利用小波包变换进行抑制的算法进行分析,将小波包分解与自适应滤波技术结合起来,对受扰子带采用改进的LMS自适应算法进行滤波处理,有效弥补了有用信号的损失,提高了系统性能,并给出仿真性能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0.
分析离焦产生机理,并通过实验的方法,定量地分析离焦对光测的影响.有助于解决在进行大视场测量时,特别是对大视场内的运动目标位置进行测昔时,在什么位置标定既方便又不影响测量精度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