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09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106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1年以来,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出现全面下滑态势,与之相关的船舶代理、货运代理行业也随之陷入低谷。业内人士认为,市场低迷期仍将持续,而这正是海事纠纷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2.
《水运管理》2011,(7):1
2011年6月28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在上海海事法院签署《关于建立海事纠纷委托调解工作机制协作纪要》,  相似文献   
13.
沈文能 《隧道建设》2006,26(1):99-101
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竞争中,必须集中自身资源承建重、难、险工程和对企业开拓市场有利的工程,走总承包发展之路。同时,利用社会资源,作为企业资源的补充,即对工程进行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但是,工程项目分包会产生合同纠纷风险,企业如果对风险不能规避或将之降为可容许风险,必然阻碍施工企业发展。因此,针对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可能出现的纠纷风险,进行了规避和对策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闫萍 《天津航海》2010,(1):62-64
船员在劳动合同有效期间内,船公司三次下达通知船员报到上船(后两次附误工劝告)的调令,船员未在合理的时间内收到,收到后也未与公司进行联系。船公司以船员连续旷工超过十五日违反公司规定为由,对其作出除名的决定。船员不服,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船公司支付其合同期限内的工资和社会保险金等经济损失xx余万元。船公司的作法和船员的请求是否合法?请看律师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磷酸铁锂离子蓄电池是目前锂离子蓄电池发展方向,但围绕磷酸铁锂离子蓄电池专利纠纷却在不断扩展之中。  相似文献   
16.
倪湧 《航海》2005,(2):30-32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十九条第4项规定:“一船仅凭雷达测到他船时,应判断是否正在形成紧迫局面和(或)存在着碰撞危险。若是如此,应及早地采取避让行动,这种行动如包括转向,则应尽可能避免如下各点:(1)除对被追越船外,对正横前的船舶采取向左转向;(2)对正横或正横后的船舶采取朝着它转向”。该条规定了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本案正是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原告所属船舶在航行中违反了上述规则,造成碰撞,故对此应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高校房地产权属纠纷案例的剖析,阐述了如何正确运用法律,保护所有权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该案件错综复杂,涉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等多种法律形式,着重强调了诉讼证据和诉讼时效在案件审理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两既相互独立,又互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的日益凸显,找出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方法是解决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要结合农村土地问题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法规和制度来解决土地承包纠纷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建新 《铁道货运》2011,29(5):23-26
对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中常见的保价运输赔偿、货物误交付及认定、领货凭证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保价运输赔偿问题的关键是对"最高不超过保价额"中的"保价额"的理解;对货物误交付的情况和处理原则作出界定;明确认定领货凭证只是身份证明不是物权凭证,同时指出铁路企业要认真防范此类纠纷。  相似文献   
20.
曹金生 《轿车情报》2008,(3):202-203
我国私车市场发育很快,但驾车者以新手居多,为了提高车主用车水平,使其不仅会开车,更要懂车,防止因为不懂而盲目主张、盲目跟风,甚至受骗上当。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因不懂车,遇到一些客观自然因素的影响而盲目投诉,最终造成一些不应有的损失。本栏目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的支持下,以个案为例,“举一反三”地帮助消费者提高用车水平和正确维护其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