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5篇
  免费   163篇
公路运输   1610篇
综合类   913篇
水路运输   621篇
铁路运输   1184篇
综合运输   10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桥墩纵向线刚度限值的合理性、无缝线路纵向力的荷载组合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结相互作用的动力有限元法,引入无长度的3自由度弹簧单元模拟纵向螺栓接头,分析行波波长、地基刚度与阻尼对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波从水平方向输入时有突变弯矩产生,突变弯矩随波长和阻尼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对突变弯矩的影响相对较小;行波作用下,产生的接头最大轴力及最大弯矩值均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及阻尼系数取值对最大弯矩值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中要重视输入地震动参数的选择,且取较小的阻尼系数。  相似文献   
33.
针对CKD8C机车柴油发电机组安装架原始设计方案刚度较差的问题,在不改变安装架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拓扑优化、有限元优化,最终确定的6点支承方式可以提高其刚度,满足安装架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4.
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桥梁及桥梁墩台、空间梁单元模拟钢轨、弹簧单元模拟桥梁与墩台及轨道之间的连接,建立梁—轨纵向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空间力学模型。以丰沙线永定河单线铁路桥梁、秦沈线沙河双线铁路桥梁对其进行计算验证。以秦沈客运专线32 m多跨双线整孔简支箱型梁桥为例进行纵向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在桥上双线对开,钢轨挠曲附加力有明显增大;列车在桥上单线制动,四根钢轨的制动附加力有较大的差别;列车在桥上双线对向制动,相比单线制动,钢轨制动附加力有一定程度增大,但增大得并不多。  相似文献   
35.
转臂轴箱定位节点位置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SIMPACK建立某出口2B0机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转臂轴箱定位节点的纵向位置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节点纵向位置对机车横向稳定性有较显著影响,而对机车直线和曲线通过性能影响不大.得出了在动力学模型中,需要把转臂作为一个单独元件考虑,以减小计算误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6.
既有线钢桁梁桥横向刚度加固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提速线路上5座不同跨度横向振幅严重超限的单线钢桁梁的车桥耦合振动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加强下弦杆和上、下平纵联斜杆的加固方案,并据此实施加固。桁梁加固前后理论计算和动力测试结果的分析与比较表明,加固后的桁梁自振频率得到明显提高,跨中横向振幅大幅降低,各项动力特性指标均已满足《铁路桥梁检定规范》所规定的允许值,列车的脱轨系数Q/P和轮重减载率ΔP/P也小于《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5599—85)所规定的限值,加固后各孔桁梁的横向刚度和动力特性已满足货车80 km.h-1、客车160 km.h-1的安全运行要求,且加固费用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37.
混凝土桥面轨道纵向位移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桥上无缝线路,梁轨之间存在由相对位移引起的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使桥梁与轨道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的力学平衡体系,因此,轨道纵向位移阻力是分析无缝线路钢轨和桥梁受力的重要参数。由于道床的散粒体特性以及现场测试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试验研究较少,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位移和轨道竖向受载的关系,可采用梁体与钢轨之间产生一系列的相对位移,并测定钢轨的受力大小来确定。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介绍了轨道纵向位移阻力的试验分析结果,轨道纵向位移阻力是分析无缝线路钢轨和桥梁受力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两个1:4缩尺室内模拟结构试验,介绍了轨道纵向位移阻力的试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8.
考虑到跨座式单轨车辆通过曲线时主要靠导向轮来导向,导向轮径向力大小是评价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单轨车辆仿真模型。在轨道半径和超高都不变的情况下,车辆以恒定的速度运行,通过改变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来分析导向轮所受径向力情况以及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单轨车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对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抗侧滚扭杆装置工作原理,从抗侧滚扭杆设计方案、受力分析、刚度计算、强度分析等方面阐述CRH6型城际动车组抗侧滚扭杆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型抗侧滚扭杆装置的结构、刚度、强度及制造工艺等完全满足CRH6型城际动车组抗侧滚扭杆的运用要求,经过1000万次疲劳试验,该装置未发生任何问题。  相似文献   
40.
基于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包括橡胶气囊、附加空气室、节流孔、差压阀和高度调整阀的空气弹簧系统气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在此基础上,基于AMESim平台建立轨道车辆的空气弹簧系统气动力学仿真模型,并以某动车组为例进行空气弹簧系统的静、动刚度仿真计算.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很好反映实际空气弹簧的静态和动态特性.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解决了常规车辆动力学模型不能模拟空气弹簧刚度变化和高度调整阀在有些工况下会打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车辆动力学仿真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