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5篇
  免费   340篇
公路运输   1901篇
综合类   1160篇
水路运输   1267篇
铁路运输   3251篇
综合运输   22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2):76-76
南京地铁1号线43多km轨道已全线贯通,从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获悉,南京地铁1号线工程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罗克韦尔公司签下了100万美元的项目订单,南京地铁1号线将全部采用对方提供的世界一流的环境控制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82.
广州地铁5号线(以下简称:5号线)呈东西走向,贯穿广州城市东西.是广州轨道交通系统的重点线路。线路西起芳村区的沼口.东至广州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全线共设29座车站.有11座车站分别与其他轨道交通线换乘。5号线首期工程(沼口至文冲段)正线线路全长32km,从东往西依次设置24座车站,有9座车站分别与其他轨道交通线换乘。首期工程将在2008年底建成。  相似文献   
83.
考虑预应力损失的混凝土梁徐变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建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徐变计算结构分析模型。模型考虑预应力束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及预应力损失和徐变变形的相互影响,较准确的实现施工过程中、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徐变计算。根据此模型编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徐变计算有限元程序,对小凌河特大桥32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进行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实桥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较好地反映桥梁上拱及徐变应变。  相似文献   
84.
沪杭磁浮线对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将会带来巨大影响,同时其投入资金巨大.从可量化效益(节约乘客出行时间、提高安全性、提高乘客的劳动生产率、节约城市土地、降低污染、带动沿线不动产的增值、节约能源)和不可量化效益(改善交通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这两大方面对沪杭磁浮线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5.
以上海地铁轨道交通M8线整道道床施工实例,详细阐述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成套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特别是弹簧隔振器安装、浮置板顶升,成功地指导施工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122"接报警系统信息(交通拥堵报警与交通事故报警信息)、交通流量监测信息、动态岗位勤务数据信息、数字电台单兵定位信息等多类警情和警力信息进行集成,经自动统计分析后,利用GIS电子地图直观展示交通警情高发点段,建立以"警力线、警情线、指挥线"和"警情热点信息图"为基础的勤务指挥调度平台,为依据警情指挥调动路面警力实时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全面实现警力与警情的同步浮动和匹配。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必要性、方案可行性的分析,提出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几种主要模式:屋顶绿化、库上物业开发、落地物业开发、库上库下同时开发以及地下车辆段开发等,并相应列举了有代表性的车辆段开发案例 从确保轨道交通车辆段使用功能和运营安全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上盖物业开发对车辆段的影响,从专业设计角度提出各方面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应尽量消除车辆段运营期间的振动、噪声,避免对车辆段上盖及周边开发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解决好车辆段的通风、采光问题,保证车辆段的使用功能和工作环境,尽可能降低物业开发对车辆段运营的不利影响 随着车辆段物业开发经验的不断积累,将早期开发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设计之初就协调解决好,使车辆段运营与物业开发良性共融,以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物业开发建设日趋向土地集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有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8.
根据大连第二轮线网规划,探讨目前线网规划技术中三大热点问题,"面-点-线"规划新内涵、规划时序争议、市域与市区网融合模式的争议。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面-点-线"规划思路中,"面"不仅包括线网规模,更强调"层次";"点"也不局限在大型客流集散点,还包括各种功能区;"线"也不仅包括空间上的道路走廊,还应强调各"点"时间上的联系。针对规划时序,建议采用先远期后远景然后回归远期的规划思路;针对市域网和市区网的融合,建议采用枢纽和多点多线外围切向衔接模式,利用城市轨网及公交网完成市域线的集疏散,慎用穿越中心城模式。  相似文献   
89.
北京地铁 14 号线跨丰沙铁路桥为 84 + 84 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T 构桥,单转体平转施工,转体长度 71 + 71 m,桥位处线路平面曲线半径 470 m。阐述该桥 转体系统的主要设计要点,通过转动体系预设偏心、球 铰适当加大、上下转盘优化设计等措施保证转体的稳 定性。该桥顺利转体成功,其关键在于转体系统的设 置,作为目前国内单转体平转施工的最小曲线半径桥 梁,可为今后小曲线梁桥的转体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0.
结合长春市快速轨道交通北湖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实践,对高架线的环境景观适应性进行探讨,从车辆、结构、轨道、建筑、声屏障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减振降噪研究和景观优化设计,提出综合整治、优化方案。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有效降低高架线对周边环境、景观的影响,能够满足相关要求。从促进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降低城市财力负担等方面来看,在类似于长春这样的中等规模城市和外围组团中,应大力发展环境景观适应性好的高架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