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9篇
  免费   229篇
公路运输   3385篇
综合类   1878篇
水路运输   783篇
铁路运输   908篇
综合运输   204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分析挖方路段路面早期易损的产生原因、条件和机理。从加强路基和路面排水及路槽处理等方面着手,提出防治的对策。同时列举2个实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2.
交通分析软件中路段方向性问题的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刚  王炜 《公路交通科技》2003,20(3):117-120
路段方向性问题对交通分析软件的交通网络建模、单/双向路段数据处理和图形显示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重点给出一个适合路段方向性问题的交通网络模型,提供合理、有效的单/双向路段数据处理机制。介绍单/双向路段的数据转换方式,解决交通专题地图中单/双向路段显示的关键技术。路段方向性问题的有效处理技术将为交通分析软件提供更为合理的设计依据,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3.
体外预应力桥梁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体外预应力桥梁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论述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既有桥梁、体外索的防腐技术和CFRP材料在体外预应力桥梁中的应用等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4.
建立了一种施工阶段结构状态变量,可以直接、正向地反映与成桥状态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状态目标的最优化处理,可以求得不同施工阶段结构内力合理的吊杆张拉力。介绍了钱江四桥85m跨双层桥面的梁拱组合桥施工控制中吊杆内力的多次调整及优化成果。  相似文献   
115.
夏旻  刘浩 《上海公路》2003,(3):29-33
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拱桥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大跨度桥梁形式之一。本通过数例计算。分析比较了不同吊杆布置形式下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拱桥(系杆拱、兰格尔拱、洛泽拱以及尼尔森体系拱)的影响线特性,为吊杆合理布置形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6.
就京珠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南段工程项目,介绍创建精品工程的措施,总结工程设计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7.
谈至明  胡跃军  柳正华 《公路》2003,(11):76-78
提出了软土路基公路桥头路段的纵横坡预抛高设计和使用期内加罩调坡设计的方法和参数。它可有效地延缓桥头跳车现象的出现,减少桥头路段的加罩维修次数。  相似文献   
118.
大坪湾大桥为连续刚构大桥,为自架设体系施工方法的桥型。自架设体系的后期结构或后层是靠已修结构来支撑,从而逐步完成全桥施工的。连续刚构大桥已浇筑梁段的线形不能象斜拉桥可适当调整,因此该类桥型的主梁线形控制尤为必要。本将工程控制理论应用于大坪湾大桥的主梁或形控制,介绍了该类桥型主梁或形控制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9.
浅论城市快速环道中快速路与辅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快速路因其“快速”的要求 ,主要用于解决道路“通达”中“通”的 (即相对于某一较长的路段 ,要求快速畅通 )的功能 ;而“达”(即到达临近街区 )的功能 ,则一般通过设于快速路两侧 (或附近 )的辅道来解决。本文主要探讨怎样合理地组合快速路及其辅道 ,分析几种组合方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20.
竖曲线上的车速、视距及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运行车速的模拟多从平曲线着手,涉及到竖曲线的研究不多;另外,现有竖曲线视距模型也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从竖曲线的车速入手,介绍了代替竖曲线中常用的计算行车速度的运行车速模型,并加以对比,选出较为符合实际的运行车速模型;并提出竖曲线的NCHRP视距概念,代替从AASHTO视距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引入分段式三次抛物线的概念,用以代替竖曲线中常用的圆曲线,以实例证明其优越性,对我国的线形设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