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1篇
  免费   195篇
公路运输   2069篇
综合类   1827篇
水路运输   1613篇
铁路运输   1877篇
综合运输   38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国内各煤炭港口粉尘排放量和上缴排污税没有统一计算标准。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影响煤炭起尘的关键因素,对国内外主要的起尘量计算公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推荐公式的基础上明确公式量纲、修正风速参数、引入一次起尘事件源强概念、将翻车机作业纳入无组织排放的核算,最终构建了符合煤炭港口作业现状的排放总量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对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粉尘排放进行测算,得出黄骅港清洁生产洒水作业与粉尘排放的对应关系。公式对政府部门核算各港口粉尘排放量、收取合理的排污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2.
为解决超大规模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强度高的问题,对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进度以及造价控制进行统筹管理。依托大小鱼山围填海工程,分析超大规模土石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各方面的重难点,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通过提前策划,重视细节,强化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过程管控,在质量、进度、安全、合同造价、计量等管理中创新管理方法,最终实现石料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13.
大型编组站扩能改造对既有运输影响大、施工组织难度高。介绍襄阳北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和面临的困难,分析该工程的施工组织情况,重点总结扩能改造方案与运输组织方案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襄阳北编组站改造前后的运输效率和效益,验证该扩能改造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兼顾了施工改造与运输生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4.
针对轨道交通环线大多采用的"鱼刺图"客流断面表达形式及内外环对称开行的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国内首创的环形客流断面图对环线客流特征进行直观表达,在此基础上对其运营组织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不同的运营模式供灵活选择,以期对后续其他城市环线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环线有别于放射性线路具有明显的客流特征差异,运用环形客流断面图方式,可读性和直观性更强。(2)根据环线的不同客流特征提出内外环对称、内外环不对称、大小交路、单向收发车4种运营模式。4种运营模式各有自身的适应性,在具体项目应用时应结合实际线路沿线站点情况及客流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比选。  相似文献   
115.
基于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特点,分析了共线运营在行车组织上存在非共线段运能不足、共线段运营中断时运营调整难度大的问题。通过非共线段运能不足问题剖析和共线段运营线路中断处置原则分析,提出了进行线路拆分提升运能,以及在共线段中断时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并得出3、4号线各自独立运营需对配线进行改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6.
以西安地铁4号线为例,基于线路设施和断面客流特征条件,提出了行车组织的优化方法。根据车站条件进行折返适宜度分析以确定小交路区段,分别以乘客服务水平最高和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并考虑一定的约束条件构建目标函数,结合Rail Sys软件仿真得到的线路拓扑结构确定了不同交路区段下的列车运行时分及速度,据此标定了模型参数。建立了多目标函数,并利用基于隶属度的算法得到了模糊最优解,求解出大小交路的列车编组数量及行车间隔,给出高峰时段的行车方案。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和原设计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在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可有效节约运营成本,并显著提高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状态下的线路断面满载率。  相似文献   
117.
为提高有轨电车路口的空间利用率,减少有轨电车对社会车辆的影响,提出允许机动车在平交路口进口道借用有轨电车轨道空间排队的交通组织模式。分析了该模式对机动车通行能力和延误的改善及对有轨电车运行的影响,并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有效提高平交路口机动车通行能力,降低延误。  相似文献   
118.
在细致梳理他组织模式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规则与策略基础上,引入智能体概念,借鉴“沙丁鱼群”运动效应,将邻近两列车间的运行时间距离划分为排斥间隔、协同间隔和吸引间隔,继而建立列车间的协同运动关系。运用仿真技术实现了晚点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自组织算例,论证了自组织调整机制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