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80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816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21.
战争时期,为了切断我方的交通运输线,敌人派出了大批轰炸机群,对我铁路车站和沿线进行疯狂的轰炸,造成大量列车积压和堵塞在车站的编组站里.由于车站附近的防空火力集中,直接攻击车站就会付出高昂的代价,狡猾的敌人转而轰炸防卫能力较弱的铁路线和开行在轨道上的列车.  相似文献   
522.
从货物列车到达至推峰解体整个作业流程以及驼峰作业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和解体效率的影响因素。结合编组站驼峰解体的实际过程,提出以加强业务技能为中心、安全规范作业为主题的提高驼峰效率的作业措施。  相似文献   
523.
编组站CIPS系统工作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编组站CIPS系统目标、特点及构成;对编组站CIPS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具体介绍了编组站CIPS系统可靠性设计措施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524.
为了提高编组站场的编解能力和调车效率,娄底机务段于2000年下半年配备了8台DR7C型内燃机车,担当站内调车及小运转任务。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其燃油压力表的故障率非常高,远远超过其他各类压力表(2000年下半年损坏燃油压力表32块,2001年损坏燃油压力表87块),造成了极大的材料消耗。  相似文献   
525.
解决我国编组站峰尾编组能力不足,提高编组站综合通过能力,跟随调车设备技术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应把峰尾调车控制自动化列为综合自动化编组站的第三大主体加以研究和建设。文中介绍了已经成熟或正在研制的新型峰尾调车设备及系统。  相似文献   
526.
我国铁路编组站车辆溜放调速自动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发展速度,例如:驼峰设计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赶不上调速技术的发展速度;无统一的技术管理标准;体制上还不够理顺;技术发展与经济效益脱节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今后行政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共同解决。  相似文献   
527.
基于神经网络的间隔调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组溜放速度控制是驼峰自动化的重点和核心内容。由于间隔调速位位于驼峰咽喉,溜放坡度大,车组速度快,车辆密集,所以间隔调速是速度控制的难点。传统的间隔调速思想是:首先根据车组溜放的物理数学模型,建立车组溜放方程,确定出口定速,然后调节车组的溜放速度,使之达到出口定速,即以“出口定速”为控制目标的静态间隔调速。这种控制方法由于没有实时考虑车组间的间隔 ,所以容易导致溜放事故或解体作业效率的降低。随着溜放作业自动化的发展,传统的静态间隔调速模型开始受到挑战,建立根据前后车组间的距离——间隔动态控制出口速度的间隔控制模型,应当成为当前驼峰自动化的研究重点。本文是利用智能控制和神经网络原理,建立动态控制出口速度的间隔制动位速度控制模型。该模型以前后车组间的实时间隔作为控制参数,动态控制车组的溜放速度。  相似文献   
528.
提速干线上编组站到解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提速干线上编组站到解系统作业特点是到达列车流不均衡。运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定量分析系统出现饱和状态的条件,即驼峰作业负荷达到临界负荷,输入流强度的增加,将导致到解系统在临界密集到达时间内进入饱和状态。临界负荷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和驼峰作业时间变异系数。临界密集到达时间受到达流强度、变异系数、驼峰作业负荷等因素的影响。改善编组站到解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措施有:建立有效的生产作业保障机制,优化车流组织方案,增加编组站设备数量等等。  相似文献   
529.
提高编组站的作业效率是确保路网畅通的关键环节。目前编组站的技术作业大表基本上都还停留在手工绘制阶段。通过建立编组站技术作业大表自动生成系统,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为铁路行车调度人员提供准确的车流信息,加速车辆运转,提高运输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530.
图像识别在编组站驼峰作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图像识别理论,针对编组站驼峰作业情况,提出一种通过图像序列快速、直观判断溜放车组特征和走行趋势的方法。根据图像的形状特征,采用伸长度、圆度、矩形度、凹凸度4个参数作为模式样本的特征。采用基于熵的运动目标的检测方法实现目标检测和跟踪。用Kalman滤波来更新背景,用当前帧图像减除动态背景,用信息熵来选择阈值,使目标和背景的信息量达到最大,从而将目标和背景正确分割。通过双轨检测判断车组走行位置。应用统计原理,建立计算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模型,通过分析和计算分别得到双曲线拟合、二阶多项式拟合及三阶多项式拟合三条回归曲线,选取三阶多项式作为关系模型。根据车组的实际位置计算车组的瞬时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