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9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缩血管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的离体主动脉环置于不同浓度ET-1的KH液体及高胰岛素环境中,观察胰岛素对ET-1缩血管作用。结果 ET-1对离体主动脉环的作用特点是低深度下明显收缩,随着浓度的增加收缩作用显著增强(P<0.05-0.01)。结论 胰岛素对ET-1的缩血管作用具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奥曲肽(octreotide)对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影响。方法 18只成年雌性健康SD大鼠,左眼为对照组,右眼为奥曲肽组,每组再分4、7、14d共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眼。所有大鼠双眼均通过角膜缝线法建立CNV模型,对照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滴眼,奥曲肽组术后给予0.1mg/mL奥曲肽滴眼。显微镜下观察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时间点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变化。结果奥曲肽组术后4、7、14dCNV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VEGF蛋白和IGF-1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能下调缝线后角膜组织VEGF和IGF-1蛋白的表达,抑制CNV形成。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中的表达及促进NAFLD进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以基础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NAFLD模型造模12周。放射免疫法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OSM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OSM及抑瘤素M受体(OSMR)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OSM质量浓度(ng/mL)较对照组高(27.57±7.17 vs.22.64±4.52,P<0.05)、FINS浓度的自然对数也较对照组高(3.36±0.26 vs.3.15±0.27,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OSM蛋白主要表达于浸润的炎症细胞、胆管上皮细胞胞膜及胞质,肝细胞、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s,KC)胞膜及胞质也见少量表达。OSMR主要在肝细胞胞质及胞膜表达,尤其是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模型组肝组织OSM和OSM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OSM和OSMR表达升高促进了NAFLD的发病。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的功能;分别用免疫印记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测定BKCa亚单位(α和β1亚单位)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组大鼠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宏观电流密度均减低,100 nmol/Liberiotoxin使胰岛素抵抗组细胞在+60 mV时的最大电流幅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β1亚单位蛋白和mRNA表达在胰岛素抵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时无论大血管还是微血管BKCa功能的下降与β1亚单位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阐明胰岛素(In)与硒(Se)联合作用对糖尿病(DM)大鼠糖脂代谢及对骨骼肌细胞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复制大鼠DM模型,单用及联合应用胰岛素1 U/kg.d和硒180μg/kg.d4周后,分别检测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BL)的变化以及骨骼肌细胞膜上GLUT4表达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DM+In+Se)的血糖和HbA1c较单用胰岛素组(DM+In)和单用硒组(DM+Se)明显下降(P<0.01);DM+In+Se的TC和TG较DM+In组和DM+Se组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胰岛素和硒联合应用能明显增加DM大鼠骨骼肌细胞膜上GLUT4的表达(P<0.01)。结论 DM+In+Se降低BG、HbA1c和BL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用相同剂量的DM+In或DM+Se;DM+In+Se与增加肌组织细胞膜GLUT4蛋白的表达量而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强力霉素对大鼠干眼症的疗效及眼角膜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摘除主泪腺后建立中重度干眼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进行药物干预,每组16只大鼠,16只眼,分别为:强力霉素组(doxy组),1g/L强力霉素溶液滴眼,4次/d;羧甲基纤维素组(CMC组),10g/L羧甲基纤维素滴眼,4次/d;NaCl组为生理盐水滴眼,4次/d。给药后1、2、5周分别在裂隙灯下观察各组大鼠角膜形态并进行SchirmerⅠ实验、BUT时间(break-up time)测定、荧光素染色评分,5周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角膜组织中的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NaCl组比较,治疗5周时doxy组大鼠角结膜表面湿润度明显增加,SchirmerⅠ试验滤纸湿长(9.56±0.94)mm/5min,BUT时间(9.53±1.06)s,荧光素染色评分(3.37±2.94)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IL-6和TNF-α在3组大鼠角膜中均见表达,doxy组角膜组织中1 000个细胞的IL-6和TNF-α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8.67±25.29、55.18±28.93,较同一时间CMC组及NaCl组IL-6和TNF-α阳性表达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霉素滴眼液可明显减轻大鼠干眼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眼表的炎性因子IL-6和TNF-α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表达兔Oddi氏括约肌(SO)细胞BK通道α亚基,并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采用RTPCR扩增编码兔SO细胞BK通道α亚基B细胞表位区基因的cDNA,经测序正确将其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以电穿孔法转化酵母GS115。经MD平板筛选重组子、G418筛选鉴定后,甲醇诱导表达,镍离子亲合层析法对表达上清进行纯化,进行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用RTPCR扩增出约1497bp的兔SO细胞BK通道α亚基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显示,扩增序列与已发布的新西兰大白兔骨骼肌BK通道α亚基的cDNA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显示本系统表达的α亚基融合蛋白Mr约为55000,表达量约为55mg/L,纯度为96%。Westernblot检测证明,该α亚基融合蛋白可与兔BK通道α亚基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克隆了编码兔SO细胞BK通道α亚基B细胞表位区基因的cDNA,并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地表达了该蛋白,为进一步研究BK通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雄激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CO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妇女各40例,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胰岛素、血糖和性激素水平。结果①F-G评分、LH/FSH比值、T、PRA和AngⅡ浓度,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显示,PCOS组>对照组(P<0.05);②PCOS组PRA与月经周期、AngⅡ、LH/FSH、T、FINS、Homa IR、Homaβ、β细胞功能评定指数(MBCI)呈正相关性(分别为r=0.40,0.44,0.37,0.35,0.50,0.42,0.48,0.38,P<0.05);AngⅡ与月经周期、LH/FSH比值、T呈正相关(分别r=0.34,0.32,0.42,P<0.05);AngⅡ与FSH呈负相关(r=-0.36,P<0.05)。结论①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雄激素级联亢进;②RAS亢进可能参与PCOS胰岛素抵抗和生育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建立分泌性中耳炎豚鼠动物模型的方法 ,为渗出性中耳炎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灭活的肺炎链球菌悬液制备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 ,了解渗出性中耳炎对听阈及中耳炎黏膜的病理改变。结果 听阈升高者 16耳 ,以低频为主 ,鼓膜呈浅黄色 ,病理改变主要在中耳腔 ,有不同程度的渗出 ,以浆液性为主。结论 细菌的分解产物———内毒素 ,导致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应及中耳腔渗出 ,为进一步研究SOM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utoimmunethyroiddisease,AITD)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bindingprotein ,IGF IGFBP)轴的改变及其与部分细胞因子和自身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  5 6例AITD患者 ,其中Graves’病初诊或复发未治 (GD) 2 8例 ,Graves’病经治疗症状缓解≥ 1年且甲状腺功能正常 (GD缓解 ) 12例 ,桥本甲状腺炎 (hashimoto’sthyroiditis,HT) 16例。正常对照 2 4例。均抽取空腹血 ,放免法或免疫放射法测血清IGF 1、IGFBP 1、IGFBP 2、IGFBP 3、IL 1、IL 6、IL 8、IL 10、TNF α、甲状腺激素 (TT3、TT4、FT3、FT4 )和TSH及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RAb、TPOAb。结果 GD组、GD缓解组和HT组血清IGF 1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1) ,但该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GD组IGFBP 1和IGFBP 2水平均高于GD缓解组、HT组和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但在后 3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HT组IGFBP 3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GD组和GD缓解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GD组、GD缓解组和HT组血清IL 6水平 (分别为 14 .2± 17.4、2 1.4± 15 .1和 2 3.0± 2 0 .6ng·L-1)似均低于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