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1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2147篇
综合类   556篇
水路运输   750篇
铁路运输   1210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6 毫秒
71.
结合不落轮车床实际工况 ,就CA80 13不落轮车床数控改造现有的 2种伺服驱动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对相应的机械传动系统改造要求和方法及主要结构、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阐述 ,以提高轮对踏面的加工质量 ,保证机车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2.
文章推导了起重机滚子夹套式旋转支承装置轮压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与有限元计算了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此外,文章还提出了这种结构所需倩的防倾覆装置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3.
集装箱装卸桥行走轮脱轨的故障排除,在没有大型起吊设备配合的情况下,通过修理工艺的改进,设计制造了切实可行的简易工装,从而解决了行走轮脱轨的重大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74.
75.
考虑到跨座式单轨车辆通过曲线时主要靠导向轮来导向,导向轮径向力大小是评价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单轨车辆仿真模型。在轨道半径和超高都不变的情况下,车辆以恒定的速度运行,通过改变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来分析导向轮所受径向力情况以及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单轨车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对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6.
针对机车轮对注油压装过程中轮心压装压不进的问题,通过改进现场注油压装工艺,提高了压装的成功率和压装质量。  相似文献   
77.
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动轮自卸车无刷发电机的励磁控制装置,选用DSP作为控制核心并配置CAN网络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以同时采集各类信号并进行算法处理,从而实现对主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有效调节。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已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8.
轮对的纵向颤振会严重影响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并且会引起轮轨非正常磨耗,导致发生轮对多边形化及踏面发生剥离。但是,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中对轮对的纵向动力学特点的研究却往往被忽略,国内外少见对轮对纵向颤振问题的研究报道。首先描述了4个自由度的单轮对简化模型,并推导出其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对机车模型进行牵引工况下动力学数值仿真,研究其在此工况下的纵向振动现象,进而对影响轮对纵向振动明显的参数,诸如一系纵向定位刚度,轨道不平顺形式以及黏着系数等进行分析,对今后减小轮对纵向振动的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京沪高铁是我国目前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在京沪高速铁路上,大量采用了新型的42号道岔。通过一段时间对这类道岔的检修、维护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 42号道岔外部几何尺寸的测量及标准  相似文献   
80.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