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64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7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丰沙铁路K49段边坡柔性防护选型与布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建鑫 《路基工程》2012,(1):188-191
针对丰沙铁路K49+160~+890段边坡特征,进行边坡防护方案的比选;根据现场的地形特征,划分不同防护区域开展落石分析,得到了落石的最大速度、弹跳高度、冲击能量等主要参数和落石运动的轨迹。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的防护区域,进行柔性防护的选型及布置,既保证了防护效果,也节约了防护造价,且对铁路的安全运行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2.
落石冲击力的计算方法目前以半经验半理论算法为主,计算值与实测冲击力存在较大差别,其适用性、合理性一直未得到工程界一致认同。结合前人冲击试验结论,参考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5种冲击力计算方法,阐明了ANSYS/LS-DYNA软件分析落石碰撞地面问题的可行性,此法不仅能考虑落石形状、地面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而且还能考虑不同入射角的碰撞问题;同时还分析了落石入射角、落石形状对冲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初始速度大小相同时,冲击力与入射角呈正线性相关,而冲击力与落石尺寸的关系曲线则为一条正相关的抛物线;②同样重量的落石,块状落石与球状落石形成的最大冲击力相当,而块状落石的平均冲击力则为球状落石的1.1~1.3倍;③球状落石与地面碰撞时最大冲击力约为平均冲击力的1.6~2.1倍,块状落石与地面碰撞时最大冲击力则约为平均冲击力的1.5~1.8倍。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被动柔性防护网结构的落石防护性能,设计2组防护能级为750 k J的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进行足尺冲击试验研究。模型1为按照现有标准所选型得到的系统配置;模型2为改进后的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模型1无法拦截750 k J落石的冲击,系统崩溃;模型2成功地拦截了落石,且冲击后模型2的各主要组成构件等均未发生破坏,仅需要对耗能元件进行更换,即可继续投入使用。通过对高速视频的解构,对各部分组成构件的运动和受力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系统的三阶段工作历程,并分析系统失效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实测的钢丝绳拉力时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为今后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张集铁路玄武岩分布特征及工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玄武岩工程影响机理,分析影响方式及程度,提出工程措施建议,提高玄武岩对铁路工程影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为其它遇到玄武岩的线路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研究结论:玄武岩岩体中常夹粘性土、砂砾土、泥岩和砂岩,厚度及位置变化很大;崩塌落石多发生于逆层山坡上;在路堑地层中位置不同,影响的结果也不同,坡脚下伏越浅,对边坡稳定越有利;在桥基下增加了桥基设计的复杂性;存在于围岩增强了隧道洞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5.
崩坍落石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崩坍落石是直接威胁行车安全的主要路基病害,对它的防治是路基大修的主要内容,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之一。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归纳其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列举有效的,典型的实例,说明各种防治措施的实用条件及效果。  相似文献   
46.
对江津四面山红岩山危岩进行稳定性验算,计算结果表明红岩山危岩存在进一步发生崩塌的可能性.危岩治理十分必要.对此,提出了该地区危岩灾害防治措施,建议综合采用主被动联合方法进行危岩防治工作.用运动学方法进行落石冲击力检算、腾越计算及弹跳计算,以此结果再结合观测落石的运动轨迹和弹跳高度,以确定拦截防治工程结构物的设计尺寸和材料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47.
以残余拦截高度和落石缓冲距离作为评价被动柔性防护结构变形性能的关键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拦截和缓冲落石冲击能量的新型被动柔性防护网。利用ANSYS/LS-DYNA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建立了3种形式的环形网模型,从最大耗能、残余拦截高度和落石缓冲距离3个方面对环形网的耗能性能和变形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带竖向支撑的环形网可以有效降低落石的缓冲距离并提高环形网的残余拦截高度,但环形网的最大耗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无支撑和双支撑环形网相比,单支撑环形网具有以下优点:最大耗能占比较高,在瞬时冲击荷载作用下具有迅速衰减落石冲击能量的功能,落石的缓冲距离小且防护性能基本不受落石冲击位置的影响。在防护网铺设位置距离道路较近的边坡、陡峭边坡中的防护网水平铺设以及二次防护等落石防护工程中,优先选用单支撑环形网。  相似文献   
48.
49.
台湾山区落石灾害层出不穷,每逢地震事件或台风豪雨季节常引致山区落石灾害,而落石灾害程度因量体差异而有所区别,尤以大量岩块同时运动堆积所导致山区明隧道工程破坏最为严重,诸如中横沿线大规模落石导致明隧道破坏之灾害事件.回顾当前研究,前人多以集块质量法、二维分离元素法进行落石运动轨迹之模拟,并依据能量大小决定危险等级作为落石危害区划定之依据,却往往忽略了落石群同时运动产生交互作用,甚至二维与三维堆积分布差异,造成最终落石危害范围之影响.有鉴于此,本研究主要着重于落石群堆积模拟于探讨明隧道顶部载重之影响,应用小型室内物理模型配合分离元素法之颗粒力学仿真,针对不同量体岩块条件下进行其岩坡落石群堆积之力学行为模拟.藉此将相关力学模拟方法应用于实际落石灾害区,以期成为当前明隧道载重设计、相关技术规范及后续研究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