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552篇
综合类   111篇
水路运输   264篇
铁路运输   94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精密成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基本结构形式及其不同的成形方法。提出了流动控制成形力的计算公式、控制腔位置的判断准则及其形状和尺寸的设计方法。通过试验表明,所开发的流动控制成形技术可节约原材料、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质喇,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2.
汽车车身复杂钣金件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李红建  邱少波  林逸  张君媛  刘静岩 《汽车工程》2003,25(3):303-306,302
利用有限元方法,结合零件的造型、约束、受力和模态等特点,对汽车车身复杂钣金件进行了拓扑分析和设计。利用激光模态分析仪对实物进行了模态测量,分析结果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拓扑优化方法可以用于复杂钣金件的设计,并可以获得最佳的结构和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3.
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技术(Thixomolding),该成形技术集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输送和成形过程于一体,解决了半固态浆料的保存输送和成形控制等问题,通过与压铸工艺的对比,展示了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技术的特点,优势和不足,指出其工程应用的关键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目前轿车深拉延零件型腔深、变形剧烈、成形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某轿车备胎槽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设计、成形过程分析以及模具优化方案和效果的描述,介绍了一种在深拉延零件拉延模具上采用合金钢镶嵌块的结构,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零件的成形困难问题,而且为解决类似的轿车深拉延零件成形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5.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轿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对汽车车身的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冲压是车身的主要加工方法,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及冲压工艺直接关系车身表面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车身模具设计及冲压工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问题,备受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的关注.对常幅周期荷载作用下碳纤维薄板(CFL)增强RC梁的抗弯疲劳破坏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该类构件的开裂疲劳寿命、容许疲劳寿命和极限疲劳寿命等概念,并给出了其抗弯疲劳寿命曲线.  相似文献   
27.
28.
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轿车和摩托车的发展,对花键轴的需求日趋剧增,本文通过花键轴快速加工中出现问题的分析,指出症结所在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9.
电磁纯铁的锻造及冷成形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电磁纯铁锻造与冷成形性能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合理的锻造工艺,特别强调了要避开电磁纯铁的红脆与兰脆锻造温度区域。以汽车零件为例,对电磁纯铁的冷态塑性成形性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0.
苏文英  白媛媛  吴凡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0):129-131,150
对道路预成形标线带检测技术,包括检测标准、产品分类、测试条件和技术要求等,结合国外先进标准进行分析研究。重点介绍在编写其检测标准时,对物理性能、色度性能、逆反射性能、耐水性能、耐碱性能、耐磨性能、粘结性能、抗滑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内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确定的过程,指导对国内标线带的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