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篇
  免费   95篇
公路运输   548篇
综合类   450篇
水路运输   669篇
铁路运输   279篇
综合运输   7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滨海地区多为海相和湖相沉积的软土,施工难度大,渗漏水病害多发,因此,应对盾构施工过程的渗漏水风险进行评价来保证隧道安全施工。构建渗漏水风险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将云模型与Copula函数结合,基于Copula函数对于风险指标中相关风险因素的相依性处理,云理论对于定性与定量概念的处理与转换优势,构建相依性条件下的二维和三维云-Copula模型。以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利用云-Copula模型计算二级指标对于各个风险等级的隶属度,确定危险性较大的二级指标为注浆质量、止水条、衬砌混凝土自防水。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证据融合确定该检测区段渗漏水病害的风险状态为安全,但有向基本安全状态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危险性较大的指标加强监控,使渗漏水得到有效控制,为软土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渗漏水病害的风险评价与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项目地域广泛、工程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多维信息的共享与管理,开展基于GIS-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快速建模方法构建大范围三维铁路工程结构物;通过基于数据转换的GIS-BIM融合技术实现铁路工程建设和工程结构的精细化管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快速真实描述客观场景。利用GIS-BIM技术,构建工程建设环境,工程模型的三维场景,工程结构物模型,实现模型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共享与集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基于GIS-BIM技术构建的铁路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在郑万(郑州南站—万州北站)铁路试点应用,效果良好,此研究可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崔建强 《电气化铁道》2018,(1):21-26,34
应用数据融合技术、模糊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构建牵引变压器故障智能诊断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训练模糊神经网络以确定其结构和权重,并通过典型实例验证该模型在牵引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34.
内燃机车状态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燃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基于柴油机瞬时转速信号的气缸状态监测,辅以柴油机进气温度和增压压力信号、发电机电压电流信号、油门拉杆位移信号及机车速度信号,进行多参数融合诊断;再将诊断结果及状态数据通过GPRS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地面数据库,实现内燃机车动力系统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节能降耗与维修管理。系统结合数据库专家系统,分析机车运输组织、质量状态和能耗状态,提出维修维护及运输组织优化建议,实现内燃机车动力系统高效营运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5.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模式下的列车定位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列车定位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基于漏泄同轴光缆的列车定位新技术。对利用漏泄同轴光缆或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测速定位方法实施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模式下列车精确定位进行理论探讨,为解决现有采用轨道电路和信标进行列车定位精度不高和初始化过程长等缺点提供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36.
在闭塞区间主流设备越来越多的采用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的背景下,针对单一故障诊断方法的诊断精度偏低问题,提出基于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模型和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分别用BP神经网络和模糊综合评判对轨道电路进行故障诊断,然后将这2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作为D-S证据理论的证据体,利用神经网络输出和模糊综合评判输出来构造D-S证据理论中的概率分配,最后利用D-S证据理论将BP神经网络和模糊综合评判对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结果在决策级进行融合,诊断轨道电路是否有故障并判断故障的模式。仿真结果表明:该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诊断精度,诊断结论的可信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7.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研制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可对发动机进行实时数据的采集、历史数据和暂态数据的显示,以及数字滤波、频谱分析、波形显示等方面的数据后处理。以电控发动机常见的故障现象——怠速不稳为例,研究了一种特征层信息融合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技术在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基于信息融合的发动机全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发动机故障诊断的不足,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精度的特点,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引入发动机故障诊断,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发动机全系统故障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39.
吴锋 《摩托车技术》2004,(12):22-23
时尚和技术相结合、舒适和探险相依托、比赛和耐力相包容,美国Synergy Motor Sports Q450这款全新公路耐力车将2个不同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在当今公路耐力车领域里,Synergy Motor Sports公司可谓声名显赫,其在2004年夏季开始批量投放市场的第3代公路耐力车--Q450(见图1)将采用多项高新技术。该车不但具有世界一流的性能,而且配置了在比赛和探险中所需要的一切装备。  相似文献   
40.
潘旭峰 《汽车工程》1998,20(3):156-164
本文针对汽车传动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特点,研究了基于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特征提取、模式分类和诊断决策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