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5篇
  免费   257篇
公路运输   1711篇
综合类   1495篇
水路运输   1443篇
铁路运输   624篇
综合运输   14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针对航班延误后旅客选择行为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对不同延误情景下旅客的选择行为进行研究.首先,以期望出行时间作为旅客行为选择的参照点,构建航班延误信息下旅客选择行为模型,并指出在不同延误情景下参照点具有动态性特征;然后,利用调查问卷,得到准时到达敏感性、信息影响程度两个参数值及不同延误情景下旅客对出行时间的判断,计算得到期望出行时间;最后,以北京-上海航线为例,计算得到不同延误情景下旅客不同选择行为的累积前景值,从而得到旅客的最优选择行为.结果表明:随着航班延误规模的增大及延误时长的增加,旅客的期望出行时间随之增长,体现了参照点动态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延误情景下,旅客的最优选择行为有所差异;通过实际验证,理论模型能有效地描述旅客在不同延误情景下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902.
基于公铁联运模式,构建干支线运输方案设计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揭示了网络基础设施配置与干线运输服务设计间的协调优化关系.对公铁联运网络的枢纽等级配置、干线运输服务设计、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对于中转枢纽的选择、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对干线运输服务的选择,以及干线区段改造方案等决策进行综合优化.分析表明,收货时间限制成为联运方案选区的关键约束条件.此外,公铁联运中转枢纽节点的能力制约着联运系统的服务能力,瓶颈区段的识别并改进,以及合理的干线差异化等级的运输服务组合能够大幅度降低网络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903.
为了了解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中,年轻驾驶人的接管反应特性,分析视觉次任务(3×3箭头次任务和4×4箭头次任务)和接管请求时间(TTC为5 s和7 s)对不同接管时间的影响,基于驾驶仿真平台,设计了包含不同的视觉次任务和接管请求时间的自动驾驶接管场景,针对29名年轻驾驶人进行模拟驾驶试验。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来研究不同次任务与不同接管请求时间对接管时间的影响,以及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来分析不同接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无次任务相比,次任务会显著增加接管时间;不同的次任务对接管时间无影响,次任务与前方有障碍物时的接管请求时间对接管时间无交互作用;与前方无障碍物时的接管相比,前方有障碍物时的接管会显著减少接管反应时间;在驾驶人执行次任务的情况下,不同接管请求时间对转向反应时间和制动反应时间无影响;在前方有障碍物的接管中,驾驶人更倾向于采用制动加转向的组合操作来回避风险,且驾驶人接管回避操作中直接转向和制动加转向的组合操作的比例相同;接管反应时间与制动反应时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4.
为了明确交互危险驾驶行为与双责事故严重程度的关系,从驾驶行为方面有效减轻双责事故的危害后果,结合双责事故的特点及各统计分析模型的适用性,采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鉴别各种危险驾驶行为交互作用对双责事故受伤严重程度的影响作用,并分析危险驾驶行为对不同等级受伤严重程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双方驾驶员均偏离车道、双方均分心驾驶、一方超速另一方让行失败、一方超速另一方鲁莽驾驶以及一方违反交通规则另一方让行失败的交互危险行为会显著增加事故严重程度.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对驾驶员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驾驶行为习惯,并结合超速监测系统、电子执法系统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危险驾驶行为的监控.   相似文献   
905.
为实现融合车辆运行状态的电池温度不一致性的精准评估诊断,设计并开展电动汽车自然驾驶试验,利用长周期、精细化的车辆运行数据,从微观运行片段的角度探究了电池温度一致性与驾驶行为的关联特性。通过驾驶人踩/松踏板的驾驶行为将车辆运行过程划分为A、B、C、D四类微观片段。分别针对4类片段,通过计算最大信息系数(Maximum Information Coefficient, MIC)得到了各驾驶行为参数与探针温度变异系数(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Probe Temperature, VCPT)的相关性,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了驾驶行为参数对VCPT的重要性及影响机理,利用数据分组统计计算了驾驶行为参数对VCPT的量化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驾驶行为参数与电池温度一致性具有弱相关性,且其对电池温度一致性的影响是非线性且非单调的;总体上车速类参数与电池温度一致性的相关性强于加速度和踏板类参数;对VCPT回归预测最重要的4项驾驶行为参数中,4类片段下均包含最大车速,B、C、D三类片段下均包含最大负向加速度;相比于高车速和高车速波动,高减速度驾驶行为引起的温度不一致性增幅是最显著...  相似文献   
906.
在运用CAD软件建立螺旋气道(包括螺旋段、直流段和过渡段)的参数化几何模型的基础上,采用AVL Fire软件建立了进气流动仿真模型,并以新型2D25柴油机为例进行了试验验证.接着,选用气道入口的高度与截面尺寸和涡流室高度作为3个影响因素,并各自设置3个水平;以平均涡流比和平均流量系数这两个气道流动特性参数作为计算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影响因素中,涡流室高度对气道流动特性的影响最大,气道入口截面尺寸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07.
张荦 《公路交通科技》2013,(12):249-251
正确理解和预测人类的出行行为模式,对于解释一些交通现象,实施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出行需求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在已有的针对空间出行行为的动力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不同层面对人类出行行为进行分析。得到交通出行在整体层面服从幂律分布,在单一交通工具和单一个体层面并不呈现幂律分布特性的结论,体现了人类活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08.
基于验证稳定性的控制算法是否可行,建立了整车7自由度模型和2自由度模型,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方法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对汽车模型在低附着系数上对转向盘进行阶跃输入和正弦输入工况,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结论,有控制器的汽车与未加控制器的汽车相比,汽车的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的输出稳定状态值减小,提高了车辆的横摆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9.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在开发过程中普遍采用了硬件在环仿真技术。基于现有的dSPACE硬件平台,搭建了气动AMT系统离合器的物理模型,建立了一套实用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并通过实时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还以起步工况为例,对汽车起步的离合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SPACE硬件平台搭建硬件在环系统,进行气动AMT硬件在环仿真是切实可行的,是AMT控制器和控制策略开发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10.
本文介绍了基于PAM软件下运用Pam-safe模块对CAB(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详细讲述了安全气囊参数、泄气参数、织物材料和属性的详细设置与折叠,通过仿真和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基于Pam-crash求解器的气囊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