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639篇
综合类   313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31.
美国各州的交通法规虽然在大的规则方面相近,但在一些细则上还是有很大差异。在有关车祸责任与赔偿认定的法规方面,州与州之间的差别就很大。从总体上来看,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州实行的交通法律都是采取“谁责任大,谁就多负责”的原则,来确定事故责任。所以,假如在美国发生由于行人违反交通法规而被车辆撞上的车祸,大多数情况下主要责任还是由行人来负担。  相似文献   
732.
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不同用地性质条件下的过街需求到达特性和不同交通管制下不同过街实体的交通特性,对机动车在路段中的车速特征、离散性以及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对机动车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33.
为探究在低能见度水平下影响行人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因素, 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异质性。以某市6 405起行人-机动车交通事故为研究对象, 分别研究高、低能见度水平下机动车-行人事故中行人伤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 建立均值异质性的随机参数Logit模型并通过弹性分析定量分析显著变量对行人受伤情况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高、低能见度下影响行人伤害严重程度的因素存在明显差异。(1)低能见度情况下男性驾驶员、高龄行人、卡车、沥青路面、凌晨、较暗的照明条件等因素会增加行人伤害严重程度。(2)低能见度情况下卡车和凌晨这2个因素具有随机参数特征, 分别使行人死亡的概率增加了4.39%和2.67%;此外, 当事故涉及卡车和26~35岁行人这2个因素时会增大行人死亡的概率; 而当夜间有路灯照明与凌晨这2个因素共同作用时行人死亡的可能性降低。(3)高能见度情况下未发现具有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但发现男性行人和摩托车等因素会增大事故严重程度; 而驾驶员年龄、沥青路面、周末和地形等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34.
735.
制备一种玄武岩纤维/铝合金层合板复合结构,通过试验和仿真,探讨该复合结构的拉伸、压缩、剪切、弯曲和抗冲击特性。采用连续壳单元模拟纤维层,建立低速冲击仿真模型,从能量吸收、接触力和层合板损伤程度3个方面,研究铺层结构和冲击载荷角度对纤维金属层合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最后,将纤维金属层合板应用于发动机罩外板,进行发动机罩静态刚度和行人头部碰撞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发动机罩相比,纤维金属层合板发动机罩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行人头部保护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36.
柳实 《汽车与安全》2016,(7):133-133
道路交通情况干变万化,这就要求驾驶员不但要有良好的技术水平,还要学会观察道路上各种情况的技巧。对路面行人动态的观察也是有据可循的,本期就来总结正常行人动态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37.
少杰 《汽车驾驶员》2008,(9):102-102
公交专用车道是城市中缓解交通拥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一个手段,它提高了公交车的通过能力,但在路口遇到抢行车辆行人也易引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38.
人行横道又俗称斑马线,是行人横穿马路的安全通道,开车遇到斑马线时应该减速慢行或者停下,让行人安全通过  相似文献   
739.
通过对事故中汽车损坏痕迹及行人伤亡情况的鉴定及模型的建立,构建事故碰撞环境,使用成熟事故再现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发生过程进行重建,对行人碰撞后的运动响应及各损伤部位的动力学响应参数进行分析,将仿真结果中行人的运动响应、损伤部位的伤亡程度及动力学响应结果与法医学尸检报告中的客观事实进行对比,得出基于PC—Crash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形基本符合的结论。因此,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快速重建有行人参与的事故碰撞过程,分析行人的致伤方式并提供损伤部位的动力学响应参数等,对于交通伤法医学鉴定及深化交通伤机理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0.
通过分析影响公交停靠站站址选择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行人过街延误,和公交站点离交叉口距离限制,将公交站址依据路况进行分类研究,针对各类型建立了基于乘客平均出行时间最小的多条公交线路的停靠站位置的优化选择模型,并提出了该模型的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