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216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4月的珠海,空气还算清新、柔和,伴着徐徐海风,新赛季的CSBK终于在这里揭开面纱。颇为有趣的 是,2009赛季诞生的4位年度总冠军(SS600mL组的何智峰、GP125mL A组的曾建航、GP125mL B组的曹振 邦和150mL公开组的邹航凯)无一例外都没有能够出现在今年的围场中,而他们缺席的原因也都各异,有的是 因为车队退出,有的是因为家事。  相似文献   
52.
针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中让压支护结构让压量小、协同性差等不足,基于合理释放围岩应力及协同变形机理,提出了具备两阶段让压功能的隧道分级让压支护结构。根据两阶段变形特点,基于荷载结构法,建立了分阶段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揭示了让压结构变形与围岩压力间的相互关系。此外,通过收敛约束法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强支护和让压支护时的围岩变形特点,揭示了让压支护结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让压点决定了结构进入让压阶段的时机,让压点过小将导致结构急速失稳,不满足围岩的早期变形控制要求,让压点过高则不利于结构让压变形的完全释放,延缓结构稳定时间,影响围岩稳定;增大让压量可显著释放围岩应力,降低结构受力,保障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合理调控两阶段的让压量分担,可提高内拱架的稳定性,减小内拱架的应力集中,提高结构承载能力。所提出的分级让压支护结构通过两阶段让压达到提高让压量、释放围岩应力、减小结构受力的目的,保障了隧道围岩稳定,可为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下的支护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超车行驶作为驾驶人行车过程中重要的行为之一,与行驶安全性有着直接的联系。为建立符合驾驶人操作习惯的超车模型,本文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人在高速公路的超车行驶数据,并以此采用多项式回归拟合建立基于驾驶人操作特性的超车模型,最后利用prescan软件对提出的超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超车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驾驶人超车过程中的操作习惯,为超车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余平 《驾驶园》2009,(8):109-109
开车的时间一长,难免会变得心浮气躁的,我也是同样。那天.我正开着我的老爷车从外地赶回家.在半路上一辆奔驰车却从我的后面一下子超上来,并拼命地朝我按喇叭。我想你这奔驰车超车就超车呗,还按喇叭向我炫耀什么。这样一想.我心底的气也一下子涌了上来.就一踩油门,把那奔驰车又给超了过去。  相似文献   
55.
为了降低超载运输车辆对农村公路的损坏,保证农村公路的服务质量和减少农村公路因超载产生的额外养护费用,以治超站为基地对农村公路实施移动治超.为了以最小成本实现所有超载路段的监控和超载治理,构建了同时确定治超站数量、治超站选址以及以治超站为基地治超车的巡游路径优化模型;针对具有大规模候选点集和最大可设置设施数不确定的选址-路径问题,设计了二级嵌套的蚁群算法对模型求解;利用实际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治超站被选在矿产资源丰富、施工场地密集的地区,周边矿运货车和渣土车的超载运输现象明显;治超车的巡游路线包含多条货车流量大的省县干道.  相似文献   
56.
《汽车运用》2004,(4):5-5
驾车如做人,胸中有路天地宽,胸中无路天地窄。做人如果心胸狭窄,容易犯小心眼、神经质、忧郁症……驾车如果心胸狭窄,容易开斗气车、霸道车、“英雄车”……10年前经历的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天,我和班里的另一位战友奉命驾车去祁连山执行任务,一路上开着部队新配发的CA  相似文献   
57.
老兵新骑     
“嘀铃铃、嘀铃铃……”,伴着轻快的铃声,上海一支由12人组成的自行车老兵队伍活跃在大街小巷。他们服装统一,车型一致,车前都插着一面绿旗,以整齐的队列行驶在慢车道上。不抢红灯,不越停车线,后有超车就谦让……良好的行车素质就是他们的标志。他们就是“落户”于徐汇区老年骑游队的“上海科技老兵骑游队”。队员由部队转业到科技战线工作的老兵些为共和国建设做出过贡献的老者,  相似文献   
58.
最近,同一位“资深”驾驶员一起聊天,他告诉我,在他的开车经历中,最危险的路段是在每次执行长途任务返回终点前的最后一公里。我不解。他分析说:每次执行长途任务时,总是担心会发生事故,因此自己也格外谨慎,丝毫不敢大意,而经过若干天的艰苦跋涉,就要到达终点时,一种“大功告成  相似文献   
59.
转弯的学问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驾驶汽车。有的得急应手,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有的手忙脚乱,时常发生险情而惊出一身冷汗。  相似文献   
60.
针对挤压型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基于能量释放的让压支护理念,发明了一种适用于软岩大变形隧道的自适应钢拱架节点;该节点通过滑移实现让压,能够显著降低围岩压力,充分发挥支护材料的性能。通过理论计算与室内试验,研究了自适应节点的轴向承载特性,证实了自适应节点的可行性和让压性能,并总结了自适应节点工作的4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恒阻滑移阶段、压实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建立了考虑自适应节点细部构造的三维精细化模型,并基于理论解析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节点能够在保持恒定滑移阻力的同时产生较大变形,对比传统钢架连接节点具有较高的可压缩性;自适应节点的滑移阻力随螺栓扭矩的增大而增大,螺栓扭矩在70,80,90,100 N·m时,理论值、模拟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对比分析设置自适应节点的钢拱架和传统钢拱架的支护效果可知:在相同收敛变形时,设置自适应节点可使钢拱架的内力显著降低,但在节点处出现了应力集中;设置自适应节点可使钢拱架的极限收敛变形提升10倍左右,能够更好地适应隧道大变形。新型自适应节点取材方便、构造简单,可以为高地应力区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支护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但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还未探明,要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