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主要介绍了电子全站仪的自由设站施测方法三角水准测量在过河水准测量中的实际应用,并探讨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以及实际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2.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精密定轨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客运专线无碴轨道CPⅢ"后方交会"控制网为基础,对精密定轨测量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全站仪自由重叠设站的测设方案进行理论研究、误差分析和优化设计,然后以模拟实测实验进行验证。这对目前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无碴轨道的精密定轨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王鹏  刘成龙  杨希 《铁道勘察》2008,34(3):26-29
针对无碴轨道CPⅢ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的特点,提出了CPⅢ网分区无定向概略坐标计算方法,并采用温福线八仙仑隧道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CPⅢ网点的概略坐标与其真值偏离较小,避免了非线性误差方程线性化造成的精度损失.  相似文献   
24.
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是我国第一条经济区内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如何选择设站数量直接关系到该线的功能定位。本文从客流、车站数量、运营组织、工程投资等方面对该线的设站数量进行了分析,推荐采用14站方案。  相似文献   
25.
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量测通常用钢尺收敛计,接触被测点人工拉尺读数,效率低,与施工相互干扰,测量结果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当条件恶劣,隧道跨度大时,这种方法几乎难以进行,成为影响隧道施工技术进步的重要问题.基于自动全站仪,介绍全站仪自由设站原理, 推导围岩变形监测中全站仪自由设站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提出自动全站仪单站、双站独立坐标测线法等概念和方法.根据提出的原理和方法,阐述自动全站仪隧道围岩快速非接触量测系统的组成、开发及其特点.该系统具有自动化测量、数据客观、精度高、易于操作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6.
首先,介绍了电子全站仪的自由设站施测方法,以及在基坑监测中的实际应用。接着,探讨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以及实际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7.
“相对+绝对”复合测量模式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取得突破,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测量环节上,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车载全站仪免置平设站的轨道精测方法,通过全站仪免置平设站方法打破了全站仪必须置平才能设站的传统,采用轨道中线坐标“设站即测量”的方式,从根本上消除了原有小车棱镜测量环节中测角误差的存在。线路试验表明:相比于现有“相对+绝对”复合测量模式,该轨道精测方法测量结果更稳定,不但提高了测量效率,还改善了测量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孙云虎 《中国造船》2007,48(B11):357-361
以BZ34-1CEPA MODULE为例,介绍自由设站与切线平距法在大型组块底部尺寸控制中的应用。针对陆地大型组块建造时,由于组块底部结构复杂,单一站点切线平距法无法直接控制底部尺寸,提出了一种新型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9.
30.
基于自动全站仪的围岩收敛快速量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量测通常用钢尺收敛计,接触被测点人工拉尺读数,效率低,与施工相互干扰,测量结果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当条件恶劣,隧道跨度大时,这种方法几乎难以进行,成为影响隧道施工技术进步的重要问题。基于自动全站仪,介绍全站仪自由设站原理,推导围岩变形监测中全站仪自由设站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提出自动全站仪单站、双站独立坐标测线法等概念和方法。根据提出的原理和方法,阐述自动全站仪隧道围岩快速非接触量测系统的组成、开发及其特点。该系统具有自动化测量、数据客观、精度高、易于操作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