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84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71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韩国大宇汽车公司近期向中国市场推出了蓝龙(LANOS)、雅典(LEGAZA)、美男爵(MAGNUS)以及部分从罗马尼亚进口的大宇旅行家和从波兰进口的蓝龙。这些车型都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改进措施,现将这些车型的自诊断系统介绍如下: 大宇轿车仪表盘上有一个黄色故障指示灯(SES灯),接通点火开关但尚未起动发动机时,SES灯点亮,发动机起动后应熄灭。如果发动机运转时此灯点亮,说明发动  相似文献   
62.
Gillen  P  刘伟 《国外内燃机车》1996,(5):46-48
为提高利用率,地处卢森堡的ARBED钢铁公司为其23台液力传动调车机车配备了Krauss-Maffei的无线电数据传输车载诊断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实现步骤、功能、组成及运行实践。  相似文献   
63.
王永喜 《中国铁路》2004,(12):66-67
分析信号设备使用、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信号设备故障微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开发、应用的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4.
现代轿车中电控装置越来越多,为了使用、维修方便,一般都设置有自诊断系统。1电控系统自诊断的原理汽车正常运行时,电子控制单元(ECU)输入、输出信号的电平都是在规定范围内变化的,当接收到某一电路的信号超出规定范围,或输入信号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变化,或输入信号不连续,或在一段时间内  相似文献   
65.
一、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自诊断方法 1.自诊断接头 三菱汽车系列有三种自诊断接头:12孔、16孔诊断插座或两种同时采用的诊断插座.目前,三菱汽车上采用的全部是16孔的OBD-Ⅱ标准型诊断插座,它位于方向盘侧仪表板下的熔丝盒旁.  相似文献   
66.
(一)诊断系统的原理向ECU表示输入或输出信号正常的信号大小范围,对那个信号是固定的。当相对于这一固定范围,某一特定电路的信号不正常时,那一电路就被诊断为不正常。例如,冷却液温度信号电路正常时,THW端子的电压在0.1V(冷却液温度不低于139℃)或大于4.9V(冷却液温度不高于-50℃)时,这个信号电路就被视为不正常,如图158所示。(二)发动机故障警告灯和VF或VF1端子输出发动机故障警告灯和VF或VF1端子输出电压有下述功能(如表5所示),这些功能视(检查连接器的或TDCL的)端子T,TE1或TE2的状态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中怠速触点的…  相似文献   
67.
电务远程监测及诊断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信号远程维护设备由于受通信技术条件的限制,大都采用实回线的组网方式。这种方式网速低、容量小、信息传送速率慢,经常出现信息中断的现象。现代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光传输设备的广泛应用,为电务系统信号设备的集中维护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武汉铁路局京广线南段武昌一蒲圻的远程监测及诊断系统为例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68.
69.
1研制背景红外线轴温探测没备是确保客货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它集红外测温、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一体,是车辆部门使用的重要安全设备。二代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由分布在相距20km的探测站、沿线的通讯网和设在路局的红外测报中心构成。沿线探测站实时采集,处理通过列车的轴温,并自动计轴计辆、滚滑判别和热轴判别,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