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9篇 |
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83篇 |
综合类 | 255篇 |
水路运输 | 79篇 |
铁路运输 | 150篇 |
综合运输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81.
刘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9):79-83
在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与其它交通系统的衔接规划综合评价中,建立了一套满足衔接规划评价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集-灰色系统理论的组合评价模型来进行综合评价.该模型先应用梯形模糊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接着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规范评价指标值、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根据灰色关联度值... 相似文献
182.
北京轨道交通衔接理念及设施设置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轨道交通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其他交通方式的合理衔接.从分析国外交通衔接经验入手,结合我国的交通特点和北京的交通衔接实践,总结提炼出交通衔接特性及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的城市和交通特征、轨道交通网络特点、各衔接方式的功能定位,提出分年限、分区域、分优先级的衔接设施设置原则,为各条线路的具体衔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3.
对国内外主城与新城衔接的新城区(郊区)轨道线特征及交通功能等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武汉市及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经验,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关键问题做深入研究。提出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与其他不同层次轨道线网功能及技术标准的衔接关系;与新城区发展应注重以轨道交通引领新城区协同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高度契合关系;新城区轨道线路走向应沿预测主要客流走廊,串联新城区商业、交通枢纽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以缓解开通初期普遍面临客流量增长缓慢,客运强度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4.
廖毅芳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65-68
建立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目前物流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考评制度方面存在的割裂现象,提出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加强宏观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5.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领域的教育需求和市场挑战,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综合素质,以解决行业复杂需求。采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并实施了“岗课赛证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成功对接了行业人才需求,取得了显著教育和就业推进成果。 相似文献
186.
187.
随着机场对外轨道交通与机场内部捷运系统的应用推广,二者在机场的衔接布局不合理、运营管理分割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不同技术制式的机场轨道交通方式亟待由各自独立建设运营的局面逐渐向轨道交通协同化的方向发展,研究其衔接模式及设施布局具有显著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在分析机场轨道交通与旅客捷运系统协同衔接布局的应用实践、基本需求和发展趋势基础上,结合各类机场轨道交通特性和场站布局差异,归纳了4种机场轨道交通与捷运系统的衔接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88.
189.
张明娥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07-109
基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情景教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推行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背景下,为传统教育形式的完善提供了可行性的策略。本文将建构主义和情景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助产教学中,构建了助产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活动框架,分析了情景教学模式在助产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0.
在广州航海学院大力建设应用型本科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建设机械类应用型本科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解决好“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与“高职机电专科”之间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上的科学合理衔接,实践的关键具体又体现在二者专业课程的衔接方面,做到能使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与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的科学衔接,方便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进一步求学深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