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8篇
  免费   201篇
公路运输   1030篇
综合类   701篇
水路运输   734篇
铁路运输   728篇
综合运输   15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对超深厌氧塘中污染物降解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深厌氧塘中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底部,而且随着进水浓度的增加,COD和SS的去除率呈增加趋势。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超深厌氧塘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增加。据相关分析,COD去除率与进水氨氮浓度呈负相关关系;COD去除率随着SS去除率的增加而增加,但相关性不明显;TP的去除率与SS去除率呈正相关。因此,在超深厌氧塘中COD的去除生物降解占主导作用,进水氨氮浓度的增加抑制了生物活性而造成有机物去除率降低;SS和TP则主要通过吸附沉淀而去除。  相似文献   
42.
在建谷竹高速公路大坪山隧道为一座分离式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最大埋深892 m.根据实测隧道地应力、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结果和岩爆发生判据,预测在隧道施工中由于高地应力可能发生岩爆灾害;根据岩溶地质调查,分析了隧道开挖时可能存在的涌水、涌泥、各种溶洞等地质灾害,并对部分地段最大涌水量进行预测.提出利用超前地质预报与信息化施工预测与防治地质灾害,并对可能发生的岩爆、岩溶等灾害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3.
针对超偏载检测装置因长期使用、配件老化等造成的检测数据误报等问题,从超偏载检测装置结构入手,探索有助于提高设备稳定性、降低故障率的解决措施。通过研究试验,对超偏载检测装置进行升级完善,更换绝缘性能好的水泥轨枕,对车号识别设备及软件、操作系统软件、称重系统软件进行升级,完成无线传输与防雷系统改造,使超偏载检测装置更好地服务于铁路货物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44.
因避让"钉子户",广州地铁5号线文冲站不得不将原设计的明挖车站设计改为局部暗挖法下穿该"钉子户"。在设计方案变更过程中,存在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民房、左右线暗挖隧道之间的近距离施工影响、管廊与暗挖隧道的超小净距施工、站厅层的连接、周边环境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针对这些技术难题,通过计算分析、论证比较等,提出了有效且可行的解决方法和设计方案,并在施工中顺利实施,保护了周边环境,同时也确保了5号线的顺利开通。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水平岩层隧道中光面爆破的效果,以太古高速S2标的西山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左线)为依托,采用施工现场调查、现场爆破漏斗试验的方法,对水平岩层隧道中超欠挖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爆破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应用减小周边眼间距、降低周边眼装药量、采用间隔装药结构、同时加强光面爆破的施工措施,最终使残孔保存率在拱顶处达到50%,边墙达70%;平均线形超挖量小于9 cm,最大线形超挖量为20 cm.现场实际效果证明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光爆超欠挖的不利现象,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6.
针对大沙沟特大桥处于大风区、低温高对流区施工条件下对超高墩(高达106 m)0号梁段施工托架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确保大沙沟特大桥在复杂施工条件下托架施工的安全性及解决0号梁段施工质量等诸项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7.
48.
49.
宋子鹏 《港工技术》2021,58(6):82-86
南岭路隧道下穿主河涌,结构防水要求较高。本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结构自防水、接缝防水、附加防水层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形成了多道防线的综合治理防水体系。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南岭路隧道防水体系的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0.
成都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是全国地铁长大高速线路中工期最为紧张的工程,其主要特点为施工工期紧、盾构区间长、设置车站少、线路速度等级高、隧道掘进断面大等.首先提出了盾构始发位置选择建议,总结了19号线提供盾构下井的基坑的支护形式;从基坑设计方案、基坑安全、施工便利性及工程经济性等方面,对最常用的放坡和旋挖桩加内支撑两种基坑支护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议:成都地铁针对3层及以上深度提供盾构下井的基坑,其支护形式应采用旋挖桩加内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