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9篇
  免费   248篇
公路运输   7562篇
综合类   6260篇
水路运输   235篇
铁路运输   191篇
综合运输   579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875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1144篇
  2010年   1080篇
  2009年   1283篇
  2008年   999篇
  2007年   800篇
  2006年   732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现场调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成因,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总结了车辙深度的预估计方法,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的防治和处治技术。此外,建议将路面视为一个分析系统,通过串联系统的可靠度分析,为路面的正常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杭金衢公路路基翻浆成因分析及维修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金衢高速公路为例,对翻浆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处治路面翻浆方案的经济比较,提出了合理的翻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经受不同频率的动荷载的沥青混合料在不同老化期的动态模量进行试验,分析温度和荷载频率对动态模量及相位角的影响,采用车辙因子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建立了不同老化程度的动态模量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老化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具有明显的温度和频率依赖性,老化使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增大,相位角减小。动态模量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老化使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在整个温度(或频率)范围内变化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994.
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矿料间隙率对沥青混合料强度、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有很高的敏感度,是沥青混合料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之一。主要研究了不同级配对矿料间隙率的影响,通过马歇尔正交试验分析了级配对沥青混合料AC-13矿料间隙率的影响,得出了矿料间隙率与贝雷法评价级配的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季国庆  辛星  王淑艳 《公路》2008,(5):178-181
介绍了冷接缝粘结料的性能以及使用冷接缝粘结料进行冷接缝处理的必要性。对有关冷结缝粘结料的试验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国内常用几种品牌冷接缝粘结料进行了试验比较,论述了对冷接缝粘结料进行试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6.
所谓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离析是指原来经充分搅拌、温度均匀的沥青混合料,经过某一过程后.温度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7.
要想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要从材料、人员、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入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路面的质量,另外后期的维修和养护措施也要及时进行。  相似文献   
998.
随着轻柴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其作为传统的沥青拌和设备骨料加热能源材料,慢慢地被价格较为低廉的重油所取代.燃烧重油是一种减少燃料开支的有效方法,但由于重油成分复杂,粘度大,燃烧过程中容易因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耽误生产.所以,只有掌握使用技巧,燃烧重油才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9.
针对三种主要的城市道路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从中选取具有最佳承载能力的组合方案,从而为城市道路的透水性沥青路面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拌合站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拌合站是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介绍了从温度、时间、级配调整、检测等各方面控制沥青混凝土质量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