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23篇
综合类   42篇
水路运输   177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9 毫秒
81.
本文介绍了汽车风窗玻璃刮扫区的确定与校核方法,利用Auto CAD图形软件包中的用户接口和C语言编制程序,能进行驾驶员眼椭圆定位、风窗玻璃刮扫区的确定和刮扫区刮净率的计算。以奥迪100型轿车为应用实例,并进行了测试验证。所编程序在微机上运行,实现了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82.
围绕“究竟是交叉还是追越”,对该起船舶碰撞事故进行了分析,并就该事故双方的过失行为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剖析,确定了事故的主要责任方。  相似文献   
83.
追越条款的适用是否以两船存在碰撞危险为条件,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通过对案件和《规则》条文的分析,提出追越条款的适用不是以两船存在碰撞危险为前提,只要符合构成追越局面的条件,不论当时两船是否存在碰撞危险,追越条款就开始适用。  相似文献   
84.
风成波浪与堤岸相互作用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浩  韩时琳  赵利平 《水运工程》2004,(5):12-15,46
洪水期湖区风成波浪对堤岸有巨大的破坏作用,湖区风成波浪与堤岸的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对于修建一个能抵御洪水和风浪共同作用的堤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风浪产生机理、风浪与堤岸相互作用引起的增减水、波浪爬高及越浪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85.
在能见度不良环境和情况下追越他船,对于广大航海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形。正确认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第2章第3节第19条中个别译文有不同的看法,也对能见度受限水域中的追越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6.
弧形防浪墙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量不同底高程条件下防浪墙顶部的越浪量、迎浪面及底面上的波浪压强和防浪墙的整体稳定性。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后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波浪要素和水位条件下,防浪墙底面高程的差别将直接影响到迎浪面和底面上波浪压强的大小以及防浪墙的整体稳定性等。最后,根据模型试验结果,给出有助于弧形防浪墙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7.
88.
采用三维非定常、黏性、可压缩N-S方程和RNG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对8节编组的城际列车以160km/h速度通过地下越行车站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列车速度和流线型长度对其瞬变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车体和隧道表面测点的压力变化曲线与动模型试验的结果吻合较好。车站内部结构多变不对称,列车表面左右对称测点压差不明显,屏蔽门与其对面车站内壁对称测点的压差主要发生在头车通过时,屏蔽门上压力幅值比对面车站内壁大54.32%;屏蔽门表面压力变化幅值沿高度和纵向逐渐减小;流线型长度由1.5 m增加到5.5 m时,列车表面压力最大减小了10.52%,屏蔽门入口段压力变化幅值最大减小了14.06%。  相似文献   
89.
追越、对遇和交叉相遇是航行中两船相遇的 3种局面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避免碰撞 ,要正确地判断当时的局面与存在的碰撞危险 ,按《内规》的要求 ,采取有效地避让行动  相似文献   
90.
既有复线区段快速列车越行站的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列车越行方式的产生条件,详细分析了既有复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而中间站配线数量不变时,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建立了快速列车越行站布局的概率模型。并以京广线和京沪线为背景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我国既有复线快速列车越行站分布和站线配置的一般原则和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