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64篇
  免费   1302篇
公路运输   18495篇
综合类   19880篇
水路运输   3860篇
铁路运输   11050篇
综合运输   3181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997篇
  2022年   620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630篇
  2019年   692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1057篇
  2016年   959篇
  2015年   1827篇
  2014年   3730篇
  2013年   3275篇
  2012年   2738篇
  2011年   3275篇
  2010年   3222篇
  2009年   3532篇
  2008年   3266篇
  2007年   2786篇
  2006年   2702篇
  2005年   2788篇
  2004年   2756篇
  2003年   2984篇
  2002年   2700篇
  2001年   2187篇
  2000年   1723篇
  1999年   1021篇
  1998年   723篇
  1997年   439篇
  1996年   407篇
  1995年   449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269篇
  1991年   272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本文针对地铁盾构施工穿越风化球体存在的风险,详细阐述了采用挖孔破碎法、冲击破碎法、直接切削法和带压开舱法处理区间球状风化体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02.
新建赣韶铁路黄竹头隧道为客货共线单线隧道.起讫里程为DK7+486~DK10+845.全长3359米,其中Ⅲ级围岩1235米,Ⅳ级围岩1210米.Ⅴ级围岩854米,明洞60m。洞身坡度为-5‰的单面坡。  相似文献   
903.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标准也不断提高。利用列车运行间隔进行铁路上跨桥防撞墙施工的方法已被严格禁止,利用线路封锁进行施工,铁路行车设备安全也不能完全得到保障。移动作业架封闭式施工技术解决了上跨铁路桥梁防撞墙施工难题,经苏州北环东延二期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有效实践,该施工技术在保证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904.
土质路基荷载下地基反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基反力σ能够反映荷载作用下地基受力的情况,但其在土质路基特别是高压实度土质路基荷载作用下的研究并不多。本文通过现场及室内离心模型模拟土质路基的填筑及放置过程的试验,对地基反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压实度土质路基荷载作用下地基反力呈弧形分布,路基宽度范围内地基反力小于γH值,靠近坡脚的路基边坡区域大于γH值。路基中心处地基反力σc与路基宽高比b/H有很大关系,当路基宽高比b/H较小时,σc与γH值差距较大;当b/H较大时,σc与γH值差距减小;当b/H大于10时,σc基本等于γH值。本文结合试验结果得出考虑b/H影响的路基中心处地基反力σc的计算方法,提出新的地基反力沿路基横断面的计算公式,使路基荷载下地基反力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结合试验得到路基中心处实测地基反力及地基沉降值,对两种中等压缩性土地基在路基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反力与地基沉降的关系进行讨论,得出其相关性较好的地基反力系数,为今后土质路基荷载作用下地基反力系数的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05.
王士民  何川  高云龙 《铁道学报》2012,34(7):108-114
以武汉地铁越长江盾构隧道江中段联络通道及集水井为依托,提出一种适合砂性地层高水压条件下地下结构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的计算处理方法。即耦合使用地层-结构法和荷载-结构法,对土体和水体进行分别处理。其中,地层依据地层-结构法按实际地层建模,容重采用干容重;水体则作为荷载直接施加在结构表面,水体所产生荷载根据施工过程施加;结构未修建之前按水压施加在底部透水性较差基岩上进行地层初始应力场计算。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武汉地铁越长江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及集水井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中,得出影响钢管片、联络通道衬砌和集水井衬砌变形及应力分布的关键因素;验证提出的适合砂性地层高水压计算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06.
采用虚拟层合板—壳—梁—实体组合单元法对桃河特大桥施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如下结论:虚拟层合板—壳—梁—实体组合单元法能够以少量的单元精确模拟结合梁的几何细节,避免了结合梁施工过程力学分析中的重复建模、节点耦合等难题;"U"型钢梁在移梁架设过程中各控制截面的实测应力变化较小,架设过程平稳、顺利;各施工阶段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07.
内蒙古某(85+6×150+85)m PC黄河特大桥冬季休工期(长达6个月),恰逢主梁施工至最大悬臂状态,需验算非连续施工阶段受力状态以保证安全合龙成桥。采用计算土弹簧刚度来模拟桩—土摩阻效应,以Maxwell模型模拟墩顶新型阻尼器的墩梁位移效应,建立连续成桥和非连续成桥的线性和非线性数值模型。结果表明,与连续施工成桥相比,长悬臂施工状态休工使梁端上挠增大,主梁位移变化明显;主梁纵向最大弯矩增大,箱梁混凝土上下缘应力累积减小。  相似文献   
908.
新疆老风口地区公路风吹雪流场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多点风速风向自动记录仪对路基断面周围风吹雪流场进行现场观测,系统分析了路基断面形式和风速对路基断面周围风吹雪流场分布和积雪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9.
介绍了客运专线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施工时梁体的施工监控,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出了连续梁在恒载作用下的累积位移、活载位移、预拱度及各阶段的梁体应力,通过误差分析和施工状态预测对计算模型进行修正,以此来保证成桥后桥面线形、合龙段两端悬臂端高程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性,保证了桥梁顺利转体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为同类桥梁的转体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10.
以高烈度地震区极弱千枚岩区域的涪江古城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施工为例,运用隧道施工理论、系统优化等方法并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勤测量"的施工原则,确定了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进而提出了支护紧跟措施和方法。实践表明,研究出的开挖方法、作业顺序及支护结构与参数可以满足软弱千枚岩隧洞建设需要,能够保证隧洞围岩稳定和结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