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2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5775篇
综合类   750篇
水路运输   729篇
铁路运输   308篇
综合运输   2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782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574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以深圳市公路网规划为例,运用“国土系数法”、“结点模型法”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如何确定区域公路网规划总规模及干线公路网总规模,并验证公路网规划总规模是否适当,布局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22.
交通监控系统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一种科学手段。但在我国的发展不平衡.本文对交通监控系统提出管理意识和配套、规模控制、设备选型与质量、维修服务等四方面的问题以及联网管理的设想供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23.
张家琪  金雪英 《水运工程》2002,(10):111-112,118
文章从建设规模,航线及尺度、锚地航标和疏浚工程等方面介绍了二期工程的设计概况。  相似文献   
24.
丁力 《集装箱化》1995,(11):11-12
作为国际班轮航线货运量增大的反映,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和大量建造方兴未艾。今年5月,英国东方半岛集装箱船公司(P&;amp;OC)和日本邮船公司宣布将进行世界规模的合作。6月.两公司就分别内定建造5800~6300TEU船.超过了中远(集团)总公司于去年12月订造的5250TEU船,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25.
26.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4):66-66
包括6号线、8号线、9号线一期在内.申城轨道交通年内将有5条线路实现试运营。市交通局、申通集团已启动了这5条新线年内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认定工作。此前,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曾透露,今年年底,6、8、9号线一期3条线、61座车站将会开通试运营,届时,上海轨道交通将形成8条线、运营里程超过230km、车站数超过150座的网络规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7.
佳俊 《世界汽车》2007,(8):50-53
近几年,旅行车在全球市场非常叫座.各大厂商都推出了旗下车型的旅行车版本。我们还清晰地记得今年3月份.凯迪拉克在第75届日内瓦车展首发了BLS车型,3个月后.凯迪拉克也推出了BLS旅行版,这是凯迪拉克第一辆豪华旅行车。”BLS是为高级顾客所开发的.特别注意欧洲和其它国际市场的要求.”凯迪拉克总经理吉姆、泰勒说.”  相似文献   
28.
蓝河 《车时代》2007,(11):6-6
和过去参加的各种车展不同,我们并没有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今年法兰克福车展的媒体日专场.而是在公众开放日购票入场.从普通参观者的视角感受了这个被誉为“汽车奥运会”的盛大车展。没有了以往穿梭在各种发布会现场的手忙脚乱.我们闲庭信步地游历在车海之中,手中的啤酒,嘴里的香肠、身边的游戏,让我们真正融入了这个以汽车为主角的PARTV  相似文献   
29.
早在2004年的10月,昌河股份曾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与日本铃木公司共同向合资公司昌河铃术增资8亿元.昌河出资328亿元.以扩大昌河汽车生产规模。增资后,昌河铃木将设立一个九江分公司.建一条年产30万辆轿车的生产线和一条年产3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线.一期工程规划10万辆轿车和10万台发动机。有消息指出.  相似文献   
30.
在深圳第8届投洽会暨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系列活动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沈宁吾指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以及与国外著名零部件厂商合资、合作,使部分骨干企业的零部件制造技术、产品水平及生产规模有了较大提高。不过,尽快进一步提高广大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仍然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