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47篇 |
免费 | 24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037篇 |
综合类 | 1409篇 |
水路运输 | 1106篇 |
铁路运输 | 727篇 |
综合运输 | 2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1篇 |
2023年 | 165篇 |
2022年 | 216篇 |
2021年 | 282篇 |
2020年 | 274篇 |
2019年 | 200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70篇 |
2014年 | 306篇 |
2013年 | 275篇 |
2012年 | 321篇 |
2011年 | 337篇 |
2010年 | 318篇 |
2009年 | 328篇 |
2008年 | 363篇 |
2007年 | 250篇 |
2006年 | 203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170篇 |
2003年 | 191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222.
针对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易开裂的问题, 提出了新型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 UHPC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接缝方案。 使用 Abaqus 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梁的加载过程进行模拟, 并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分析了 UHPC 层内配筋率、 UHPC 龄期及钢梁下翼缘钢板厚度对结构抗弯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新型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 UHPC 接缝结构具有技术先进性, 配筋率的增大可提高组合梁 UHPC 接缝结构的抗弯能力, UH? PC 龄期的变化主要影响抗裂性能, 而钢梁下翼缘厚度的改变对抗弯承载力的提高作用较为明显; 为充分发挥钢筋的受拉作用, 提高结构的极限承载力, 须采取一定措施防止钢梁提前屈曲。 相似文献
223.
224.
航行于北冰洋海域的LNG船必须具备抵抗冰山撞击的能力。针对LNG船纵骨架式和横骨架式冰区结构加强方案,开展比较分析,评价LNG船舷侧抵抗冰山撞击的能力。根据CCS规范对LNG船舷侧分别进行纵骨架式与横骨架式冰区加强设计。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和LS_DYNA软件,模拟冰山撞击LNG船舷侧场景,得到船体结构变形、碰撞力和能量吸收等结果。研究发现:横骨架式在相邻强横肋位之间结构较弱,纵骨架式表现出更好的抗冰撞击性能;冰带加强骨材在抵抗冰载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提高抗冰撞击性能的前提下,纵骨架式加强方案拥有更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25.
226.
针对某5万t级散货船在冰区航行中螺旋桨损坏的经过及原因,介绍该船螺旋桨的修理情况,分析桨叶修理检验的关键点,指出在螺旋桨修理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27.
根据粉细砂边坡的饱和一非饱和强度与渗流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对边坡变形和破坏的作用机理,表明降雨是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粉细砂边坡在无降雨时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连续性降雨使边坡土体的含水量显著增加,坡脚部位饱和区内的基质吸力减小并出现塑性区,随着降雨历时延长,饱和区逐渐扩展至边坡土体中部,塑性区逐渐扩展直至贯通而发生滑坡;在长期低强度降雨条件下边坡较易发生深层滑动,强降雨时边坡更易发生浅层滑动。该研究提出了降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供一般的技术思路,可供边坡失稳预警和滑坡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228.
据Gibson船舶经纪公司的年终油轮报告分析,2011年1万DWT以上的单壳油轮减少了28%,但仍有3∞艘单壳油轮在役,共计1920万DWT。然而,大型单壳原油油轮则减少了三分之一.仅有66艘阿芙拉型、苏伊士型和VLCC在役。截至2011年底.这三种船型油轮船队共有1892艘,其中双壳油轮占了97%,而去年则为95%。 相似文献
229.
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岩溶填充区受力情况复杂,为保证施工安全和管片受力合理,采用有限差分程序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分析获得盾构穿越地层的受力情况。盾构隧道穿越岩溶填充区时虽然会产生一定的地表沉降,但在安全范围之内,管片受力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30.
关于城市道路潮汐车道的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道路早晚高峰单向拥堵难题,分别对已建和新建存在潮汐车流的道路进行了分析,对设置潮汐车道的条件进行了论证,并对潮汐车道道路的管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论证分析,明确了已建道路和新建道路设置潮汐车道的条件及设置潮汐车道要解决的问题,对设置潮汐车道的道路提出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