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7篇
  免费   203篇
公路运输   2574篇
综合类   975篇
水路运输   1009篇
铁路运输   917篇
综合运输   16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追溯到1873年首次使用巡罗快艇以来,挪威海军就一直使用着这种舰艇,由英国Thomeycroft公司建造的名叫RAP的鱼雷艇,采用蒸汽动力,航速14km,开创了这种独特的沿海舰艇的漫长历史,目前,挪威海军已启动奶罗快艇的现代桦计划,该计划包括两个主要部分;14艘HAUK级巡罗快艇的中期改装,以及采用新型的“盾牌”级高速复合表面效应艇,这两组艇将安装一种通用的作战管理系统,2000年4月,Kvaener Mandal公司交付了“盾牌”级的首艇,该艇是以新颖而成功的反水雷艇的经验为基础设计的。  相似文献   
172.
波、流共存时的床面剪切力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利用边界层理论 ,导出了波、流共存时的床面剪切力 ,得出综合摩阻系数、综合速度和综合摩阻速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3.
文章针对高速铁路交叉隧道的分类和组合型式进行划分,分别阐述了其存在的关键动力学问题,并通过广泛的相关文献调研,总结了高速铁路交叉隧道在列车振动、空气动力效应以及地震震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不足;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1)考虑隧道结构、地层参数以及邻近交叉隧道的结构特征,建立高速列车-轨道-交叉隧道为一体的三维精细化分析模型,并用其开展定量安全评价;(2)开展车隧气动结构效应研究,提出保障隧道结构安全的工程措施,进而建立考虑列车气动荷载与其他动力荷载叠加作用下交叉隧道的安全性评估方法;(3)进行全方位的高速铁路交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揭示交叉隧道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提出相适应的抗震设计方法;(4)引入混凝土和岩石动力损伤本构关系,建立能考虑材料动态损伤的计算模型,以对结构在长期反复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及其累积损伤效应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4.
175.
既有高铁动车组愈加流线的外形可能会使列车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进一步加剧,因此有必要在大雷诺数范围内对车-桥系统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进行系统研究.风洞试验采用测压形式对简支梁单桥、列车和典型车桥组合等工况的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风攻角对气动力雷诺数效应的影响,并分析迎风侧与背风侧各工况下列车气动力的雷诺效应....  相似文献   
176.
177.
故障现象一辆2020款大众POLO NF新车,搭载EA211 DBM型1.5L发动机,行驶里程才20km。因右侧外后视镜镜片角度无法调节而进站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接车后首先试车,确认故障现象与车主描述一致。操作驾驶员车门上的后视镜调节开关,调整左侧后视镜镜片,可以正常使用,但调整右侧后视镜镜片时,镜片角度无任何变化。  相似文献   
178.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车门下沉刚度改进设计及模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某车门下沉刚度问题,提出了提高车门下沉刚度的多种改进设计方案,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各改进方案进行了变形量和应力计算,经比较分析,得到可行的改进方案。并计算分析了改进后车门的模态特性,为车门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9.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主跨底板合龙预应力束的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钻峰  吕志涛 《世界桥梁》2006,(4):36-39,63
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中跨底板混凝土在底板预应力筋作用下可能纵向开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力学机理。根据一座跨径布置为140 m 268 m 140 m的单箱单室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与设计特点,对该桥在底板预应力作用下的空间效应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跨中箱梁底板纵向开裂、底板混凝土向下崩出和腹板竖向拉应力过大的建议,可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0.
隧道洞口微气压波随列车运行速度提高显著提升,可能影响周围建筑及居民。隧道洞口微气压波与隧道内压力波首波压力梯度密切相关。根据实车测试数据,分析隧道内不同位置压力梯度,修正了辐射立体角模型(Radiation Solid Angle Model,RSA),给出模型关键参数空间立体角的取值方法。结果表明:列车以350 km/h通过无砟轨道隧道时,从隧道入口至隧道中心附近压力波首波压力梯度逐渐提高;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分析RSA模型参数特征权重并修正模型,修正后的RSA模型相对原模型对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压力峰值的计算精度更高。提出了采用无人机或测距仪等设备测量计算隧道洞口空间立体角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