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8篇
  免费   57篇
公路运输   3660篇
综合类   476篇
水路运输   295篇
铁路运输   445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8篇
  1965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VGRS(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是丰田公司近年推出的一项新技术,多用在高档越野车上(如LX470、LANDCRUISER等),已作为选装设备在欧洲车型上使用。在普通转向系统中,齿轮传动比主要按高速行驶模式来设置,以防止车辆相应于驾驶员操纵的转向盘转角做出过于敏感的反应。这样,在低速行驶或试图泊车时,就需要驾驶员做出较大的转向角才能达到目的。在VGRS系统中,转向机构传动比可按需改变。VGRSECU可操纵VGRS执行器根据车辆行驶条件始终保证最佳转向传动比。由此,车辆在低速和高速行驶时均可获得最佳的机动性和稳定性,系统示意图…  相似文献   
102.
在各国政府环保、排放和安全法规不断严格和市场竞争压力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各大汽车公司和相关零部件公司纷纷加大了各种电控技术的开发力度。其中宝马公司不愧是该领域的领先者之一。本文专门介绍电控技术在宝马新5系列中的10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3.
四轮定位仪主要用于检测车轮定位参数,如前轮前束、前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后轮前束、后轮外倾角、包容角、转向前展角、后轮推进角、前轮车轴偏角、后轮车轴偏角和左右轴距差等。由于这些定位参数的变化常与转向系和行驶系零部件的状态有关,所以通过检测这些参数常可以诊断转向系和行驶系的故障。下面举两例予以说明。 例一:一辆捷达出租车在行驶中严重向右跑偏,且其右前轮外侧磨损严重。  相似文献   
104.
受试者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内缘距的摩托车转向信号灯工作情况进行了观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国标GBl8100—2000中的内缘距不宜更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5.
汽车吸能转向机构与驾驶员碰撞的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可收缩吸能转向机构与驾驶员所组成碰撞系统的仿真模型,深入讨论了碰撞仿真模型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的选择、接触对摩擦系数的确定。并按照GB11557规定的要求,对人体模块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计算了吸能转向机构与人体模块碰撞时上下套管间的收缩位移和作用在转向柱上的碰撞力,并通过相应的碰撞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6.
抑制制动器振动噪声的阻尼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张芳  管迪华 《汽车工程》2003,25(3):264-268
针对在盘式制动器制动块底板上粘贴一层阻尼层(Insulating Shim)的阻尼处理方法,首先指出制动块底板上阻尼层的减振机制在于粘弹性材料在接触面间表现出的摩擦作用,尤其取决于材料本身的迟滞效应。然后.定量分析了阻尼层对制动器噪声的抑制效果;利用能量等效原理将接触摩擦转换成系统中粘性阻尼后进行特征分析.考察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7.
汽车电动转向控制系统抗干扰策略的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H∞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动转向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设计了H∞控制器。仿真结果证实,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08.
应用模糊自适应PID和预瞄策略的自主车辆转向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京起  陈慧岩  郑培 《汽车工程》2003,25(4):367-371
文中结合智能车辆路径跟踪过程中转向控制方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模糊逻辑、预瞄规律和自适应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建立起了相应的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9.
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分析系统,对3种金属纤维增强半金属摩擦材料与灰铸铁在不同温度时发生滑动摩擦后的磨屑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的摩擦材料表面形貌,分析了材料的磨损特性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含钢纤维材料Fe原子浓度达50%~60%,Cu、Ba、Ca、Al等元素的原子浓度在6%~10%;含黄铜纤维与紫铜纤维的材料副磨屑中,二者Fe原子浓度均较高,但其它元素的原子浓度为紫铜低于黄铜;紫铜材料体系的结合程度比黄铜好,填料不易脱落,但对对偶损伤稍大。  相似文献   
110.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盘力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转向轴助力式电动转向系动力学模型出发,推导出转向盘力的仿真计算公式,并简要分析了比例控制式EPS系统的控制系数对其转向盘力特性的影响。得出通过采用可变比例控制的方式可以改善汽车的转向盘力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