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0篇
  免费   399篇
公路运输   2925篇
综合类   2124篇
水路运输   1243篇
铁路运输   1568篇
综合运输   26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1.
基于钢管桩注浆加固隧道地基技术在洛湛铁路清水隧道进口段的应用,简述了钢管桩注浆加固隧道地基的施工工艺流程和钢管布置参数,着重介绍了钢管桩注浆加固隧道地基中压力控制的重要性及实际施工中的控制步骤,及首先计算理论注浆量,通过注浆量控制和间隔注浆来控制注浆压力。  相似文献   
912.
林礼华 《公路交通技术》2007,(1):130-133,141
通过对福建省厦门至长汀高速公路京源口隧道(围岩以Ⅱ类为主,占90%以上)洞内大塌方的治理,总结了在软弱围岩中修建隧道大塌方治理的一些技巧和经验,对今后软弱围岩中隧道塌方治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13.
新岭格隧道浅埋软弱围岩洞口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泉(州)至三(明)高速公路新岭格隧道右洞进口段复杂地质地貌特征为例,介绍浅埋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施工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14.
介绍了桥涵及挡墙基础在遇到软弱地基时,采用换土垫层法,根据软弱地基的地基容许承载力确定换填厚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15.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均匀性好,地基强度提高幅值较大,结合夯实水泥土桩在河北保沧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了影响夯实水泥土桩夯实效果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916.
粘弹塑性地基中的竖直受力桩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地基土的流变特性出发分析桩土体系的共同作用,地基土体采用粘弹塑性流变本构模型,为适应地基实际的层状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桩采用弹性杆有限元分析,根据位移协调原则,得到体系平衡方程,应用“时步-初应变法”获得了不同时刻的桩土位移解。通过分析得到了地基参数对竖直受力桩达到沉降相对稳定所需时间T及桩顶始末位移变化比Rs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7.
旋喷桩复合地基中系梁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旋喷桩施工过程中的返出浆液,形成桩间系梁,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分析了计、土体和梁的共同工作性状,建立了系梁的力学分析模型,给出了系梁变形和内力表达式。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系梁在旋喷桩复合地基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方法可推广各种岩土加固工程和建筑工程中。  相似文献   
918.
广州地铁6号线海珠广场站换乘通道的施工,是在软弱地层中的近接施工。由于地层软弱,且与上部既有区间隧道距离较近,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换乘通道的安全施工及既有线的正常运营,采用FLAC3D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从而对换乘通道的施工过程及其对周围位移场和既有结构的影响进行预测,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9.
近年来,对岩溶空洞地基稳定性的分析评价研究取得较多进展,经历了从定性到半定量到定量的过程。文章根据影响溶洞和土洞顶板稳定性的多种的因素,综合论述了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并简要探讨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0.
自制动态气流快速降水系统在工程实践中证明是成功的。文章详细介绍该系统的结构性能,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