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1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327篇
综合类   311篇
水路运输   1250篇
铁路运输   552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利用红外辐射加热沥青路面 ,热源供应方便 ,加热效率高 ,可供被加热的沥青路面在不易老化的前提下就地再生利用 ,并且具有“快速到位、快速养护、快速撤离”的养护“三快”特点 ,实现全季节养护。但使用不当 ,则会大大影响修补效果。笔者建议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清理必须彻底清除待补区域的积水、松散沥青及尘土。任何外物都会极大地影响修补效果。2 加热图 1 小面积修补示意图必须保证加热板的位置适当。将待补区域铲成一个正方形 ,每边距破损处至少 15 cm以上 ,该正方形与加热板边缘要有15 cm的间距。这个间距可保证图 2 大面…  相似文献   
92.
加肋截顶锥壳是一类重要的船舶结构,本文对该结构在给定点受激励力激励后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振动与声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3.
本文是部分感应电压系数概念的应用,通过计算与正馈线位置相关的部分感应电压系数λs,讨论正馈线位置对通信线上感应电压的影响,分析表明,当通信线与铁路的距离小于4.5米时,正馈线位于支柱外侧较好,而当通信线与铁路的距离大于4.5米时,正馈线位于支柱内侧好。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一种可产生烟雾的烟火剂,这种烟雾可阻断目标的红外辐射。该烟火剂由三种成份组成;通过热分解产生碳粒(粒径约1 ̄14um)的化合物,可在1000℃以上发生反应的氧化还原剂和粘结剂,产生碳粒的化合物可以是六氯乙烷、六氯(代)苯、萘、蒽或它们的混合物;还原剂是金属粉(镁粉);而氧化剂则是六氯(代)苯和/或六氯乙烷。  相似文献   
95.
海浪的模拟仿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6.
排除网络内部干扰是GSM-R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的解决办法能为工程节约时间.从时间提前量TA值出发,给出了一种排除GSM-R网内干扰的解决方法,有利于网络优化工作的开展,对工程实施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四桨两舵推进系统的水动力干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覃新川  黄胜  常欣 《中国造船》2008,49(1):112-116
利用较为简捷的扰动速度势的基本积分方程,从解面元法的基本积分方程得到偶极强度,直接求得流场中的速度势分布;为避免在物面上数值求导,用Yanagizawa方法求得物面上的速度分布并通过Bernoulli方程计算桨舵的压力分布,以此计算桨舵的升力系数等宏观量,再通过迭代的方式考虑桨舵的相互影响。通过对某大型舰船的四桨两舵推进系统的水动力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付梅 《驾驶园》2011,(5):94-95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器在工作的时候,都会释放出辐射来。怎样应对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辐射呢?看看专家是怎样教我们抵御辐射的吧。  相似文献   
99.
利用小波包变换进行抑制的算法进行分析,将小波包分解与自适应滤波技术结合起来,对受扰子带采用改进的LMS自适应算法进行滤波处理,有效弥补了有用信号的损失,提高了系统性能,并给出仿真性能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0.
道路两旁的高大树木及枝叶在道路两侧和上空的遮障作用.形成了影响安全行车的“隧道”“闪光”“郁抑”和“幕帘”等效应。这些效应通过对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的不良干扰作用。影响了驾驶员对道路情况的正确判断和安全驾驶操作的准确把握。对行车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危害。因此,林荫道路行车时。应抓住特点,把握关键,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危及行车安全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