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309篇
综合类   215篇
水路运输   117篇
铁路运输   411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孟为 《时代汽车》2008,(9):108-109
7月1日,国Ⅲ排放标准正式实施。获得了一年过渡时间的部分企业在改进升级国Ⅲ产品上“暂缓一口气”,但由于受计重收费等政策实施的影响,轻型柴油车能否持续火热,则还有待观望。  相似文献   
62.
文章通过与传统25型车的比较,介绍了青藏车车体独特的结构和焊接工艺,阐述了青藏车从设计源头上解决了一些25型车的生产难点,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同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3.
城市轨道交通中,钢轨作为主要回流导体,钢轨电位过高对设备以及人员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某地铁线路的钢轨电位过高的问题,文中在长区间钢轨对结构钢筋过渡电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对该线路进行钢轨对地过渡电阻评估。测试结果表明地下段过渡电阻仅为1.816Ω?km,远小于标准规定要求。为分析该绝缘缺陷对钢轨电位问题的影响,文中基于线路实际情况,结合交直流混合迭代方法,进行了牵引供电计算仿真,分析钢轨过渡电阻分布对钢轨电位问题的影响,该线路过高的钢轨电位问题与地下区段过低的过渡电阻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4.
《轨道交通》2010,(3):23-23
近日的试铺工作在轻轨1号线木渎站敞开段(也称天平车辆出入段)进行。木渎站敞开段是苏州轻轨1号线地下至地上的过渡段。轻轨列车将从这里由地下行驶至地上车辆段进行检修和维护。出入线双线共0.7公里为地下线。最大坡度29.9‰:双线共0.33公里为地面线,曲线半径200米。  相似文献   
65.
66.
介绍形成小圆角半径的圆孔翻边模具的结构特点,按体积不变的原则,推导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7.
西宁站改扩建工程对协调区域路网点线能力配套、提高区域路网整体运输效率,满足区域旅客运输需求,促进西部铁路客运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由于西宁站基于原址改扩建,衔接线路多,各单项工程建设时机不同,车站施工对既有站运营干扰大,影响既有站运输组织安全,在分析西宁站概况及地区内工程工期安排基础上,结合西宁铁路地区车站分布,对临时过渡选址地点进行研究比选,推荐采用西宁西站临时过渡方案,并说明施工步骤及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68.
为满足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高平顺性、安全性和舒适度的要求,为达到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强度、刚度以及列车高速运行及自然条件下长期稳定的技术标准,为减小或避免由于不同线下基础刚度不同对列车高速运行时平顺性和舒适度的影响,实现不同形式过渡段刚度与变形的均匀过渡,在不同构筑物连接处设置了不同形式的过渡段,以涵路过渡段为例,对不同形式过渡段施工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9.
在断路器更换项目中,若采用重新制作基础的方式进行设备基础施工,所需施工成本高,工期较长。针对既有变电站存在用电户荷大、停电时间有限的问题,采用过渡支架方案是较为有效的办法。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运用过渡支架代替重新浇制基础的方案,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70.
舱口角隅处网格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针对舱口角隅处网格的自动有限元精细划分方法,粗细网格使用过渡单元平滑过渡,自动创建规范要求的几种导角和开孔,并对部分筋单元进行板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