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96篇
公路运输   379篇
综合类   133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313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01.
苏州地区小净距盾构下穿既有线工程较少,依托苏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金尚路站—桑田岛站区间盾构下穿既有2号线工程,对盾构掘进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合自动化监测,提高土仓压力,进行渣土改良,进行二次注浆等,这些措施可确保既有线最大变形量在5 mm左右;建议在掘进过程中,盾构推力为14 000~29 000 kN、盾构刀盘扭矩为800~2 300 kN·m、土仓上部前压力为1.62~2.75 bar、同步注浆量为5.0~7.2 m3、注浆压力为2.5~3.0 bar,根据自动化监测实时调整,可以很好地控制结构变形,可供类似下穿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02.
丰润动车城外环公路下穿京哈铁路地道桥工程,采用两座存有高差的框架桥对顶施工。工程整体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箱体超高,施工组织困难、顶进精度不易控制;抗移桩的存在限定了工期。通过设置线间通道、减弱结构的土压力、通过土工试验确定留土高度、采用异型抗横移系统等措施对施工进行控制,确保了施工安全、进度和效益,效果显著,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03.
永武高速公路金鸡岭隧道下穿交通量大、埋深浅的国道205公路,为了安全穿过隧道,确保行车畅通,围岩开挖采用了炮孔复合装药等一系列的爆破减震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地表下沉,确保了公路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904.
超浅埋暗挖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许亚军 《隧道建设》2009,29(1):101-104
洛阳新区排水东干渠隧道跨度大、埋深浅、地层软弱,施工中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CRD法开挖,辅以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等施工手段,在控制施工沉降和确保施工安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05.
郑西客专高桥隧道出口下穿既有南同蒲铁路段集成了特浅埋、大断面、新黄土、小角度下穿等技术难点,由于浅埋、新黄土隧道施工易发生较大变形甚至突然性塌方,为确保下穿段施工安全和既有线运营安全、同时保证隧道建设工期,通过技术经济比选,最终确定采用超前管棚+双层支护+台阶法方案。现场通过地表对既有线进行加固、洞内100 m长管棚超前支护和双层喷锚支护,以及仰拱快速封闭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采用台阶法安全、快速下穿通过既有铁路段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方案比选情况和现场施工情况,对试验测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段采用双层支护台阶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其技术关键和相关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06.
闫鑫雨 《交通科技》2021,(2):126-129,154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时,交替开挖工序可能会对既有隧道产生不利影响,文中以某公路隧道交叠段为对象,对新建隧道开挖进行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开挖过程对既有隧道底板变形的影响,同时考虑交叠段隧道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新建隧道支护应力及围岩变形.结果表明,新建隧道开挖后,竖向位移最大值出现两主洞隧道拱顶部位,水平位移最大值出...  相似文献   
907.
城市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引起既有隧道变形的规律是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依托某新建盾构隧道近接下穿既有盾构隧道工程,对施工全过程的实测数据进行整理,结合数值模型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新建左、右线依次穿越过程中既有双线隧道沉降变形规律,进一步对阶段受扰动土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维度上,穿越过程中既有结构竖向变形...  相似文献   
908.
结合现场地形及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基于理论公式和岩土有限元软件,针对双线平行隧道穿越河道开挖支护施工的全过程及施工参数的调整进行分析,研究隧道周围土体的变形沉降规律。结果表明:双线隧道开挖具有协同效应,随着两条隧道相对水平距离C的变化,地表沉降趋势由V型变为W型,进而变为两个单独的V型;越接近隧道开挖的土体,扰动越明显,伴随右线隧道的开挖和支护,两隧道中间地层变形逐渐得到控制,最大地表沉降向右偏移,符合Peck正态分布规律;分析不同施工参数下的变形规律,使地层沉降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09.
为更准确地反映盾构施工扰动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变形,采用给出假定、公式推导、数值验证相结合的方法:(1)将路基-轨道的变形传递假定为3个阶段,即无变形阶段、沉降槽形成阶段、轨道下沉阶段,认为轨道结构最终是否发生脱空取决于路基沉降槽的大小;(2)基于假定,结合梁的挠曲线方程、弹性地基梁理论以及Peck公式推导相应的解析计算方法,并应用在典型地层条件中计算上部CRTSⅡ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的最大沉降值;(3)建立相应的地层-路基-轨道三维数值模型,计算轨道最大沉降值,并与同工况下的解析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较于数值仿真结果,主体砂卵石、主体泥岩2种地层条件下轨道最大沉降值的解析计算结果误差分别为12%和5%,说明了假定的合理性和解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10.
以青岛地铁2号线TBM隧道下穿建筑物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对TBM隧道施工影响下建筑物及地表变形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下穿两栋相邻砖混结构建筑物时,引起的地表及建筑物的最大沉降并未出现在两隧道中心线处;地表沉降最大值会向较高大建筑物所在处偏移;建筑物的最大沉降值出现在两栋建筑物相邻位置处,对于存在凹凸不规则的建筑物,最大沉降值会向凸出部分所在处和相邻建筑物所在处这两方向的叠加方向偏移。下穿框架结构建筑物时,地表中独立基础所在处会出现沉降峰值,距离隧道越近,峰值越大,砖混结构所采用的条形基础并未对地表沉降产生此种影响;在远离隧道一侧会出现隆起现象,距隧道超过一定距离,建筑物隆起量会趋于一个定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