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09篇
  免费   816篇
公路运输   12285篇
综合类   9126篇
水路运输   2456篇
铁路运输   2090篇
综合运输   4068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582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1571篇
  2013年   1423篇
  2012年   2004篇
  2011年   2158篇
  2010年   2144篇
  2009年   2200篇
  2008年   2083篇
  2007年   1833篇
  2006年   1549篇
  2005年   1337篇
  2004年   1430篇
  2003年   1120篇
  2002年   807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源远流长的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当奔流而下在即将融入东海的怀抱,作最后一个回眸时,欢笑的目光便倘佯在长江入海口的那一岸沃土、那一池港湾。多少岁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太仓以欢畅的情怀迎来中国航运起步、发展的每一艘航船,以深沉的目光伫送川流不息的舟楫从长江走向大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2.
孙静 《江苏交通》2003,(10):12-13
从当前运政执法的实践,论述营运性运输的内涵、构成要件,包括营业性运输的主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分析营业性运输的特征;探讨营业性道路运输的理论。  相似文献   
83.
自2001年2月以来,福建省政府便开始积极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计划,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在2005年两会期间,再次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想。经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实地考察后,建议中央政府列入“十一五”规划,并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2006年经由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其中包括同意“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国家中长期节能专项规划和铁路“十一五”规划,明确铁路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目标,指导铁路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铁路行业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促进铁路事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85.
今年道路运输管理要以观念转变带动职能转变,提高起点,认准要点,抓住重点,掌握节点,体现亮点,主动应对运输市场发生的新变化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86.
在日本.红绿灯就是“交警”,即使是小胡同,也会有红绿灯。一些城市较僻静的街道路旁都装有一种信号灯,是专为横穿马路的行人设置的.过马路之前先按下上面的按钮,让信号灯点亮,这时便可坦然过路。可走过马路之后切不可扬长而去,务必先关掉这一侧路沿上同样的按钮,然后再赶自己的路,否则人虽安然而过,而灯亮依旧,后面的司机遇上了便难辨真伪,无所适从了,因为他们对信号是绝对服从的。  相似文献   
87.
二十一世纪初上海港规划目标和战略措施李震东上海港居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心,扼长江入海的咽喉,自然条件优越,集疏渠道畅通,腹地经济发达,其直接经济腹地长江三角洲和上海市又是我国东部工农业生产、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已有150年历史的上海港,是我国通往...  相似文献   
88.
89.
90.
1 "十五"期间我区道路运输工作的主要目标 "十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起步阶段,也是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交通事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实现再上新台阶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运输的需求将保持旺盛增长态势,我们必须把握历史机遇,放眼未来,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世纪道路运输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