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7篇
  免费   992篇
公路运输   1523篇
综合类   1495篇
水路运输   73篇
铁路运输   9150篇
综合运输   688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704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878篇
  2010年   796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970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84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2):76-76
南京地铁1号线43多km轨道已全线贯通,从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获悉,南京地铁1号线工程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罗克韦尔公司签下了100万美元的项目订单,南京地铁1号线将全部采用对方提供的世界一流的环境控制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12.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4):13-13
7月23—24日,建设部质量安全监督司检查组来南京拴查地铁安全情况,检查组通过2天的实际检查.充分肯定了南京地铁的安全管理工作,其应急预案涵盖广泛,多项措施防范恐怖事件,从而顺利通过建设部安全检查.  相似文献   
113.
索晓明 《铁道勘察》2005,31(2):62-64
北京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西北风道的设计位置距天坛公园既有建筑物过近,无法采用常规的加固隔离技术。为确保建筑物及地铁结构的安全,采用了树根桩加固技术对该建筑物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介绍了树根桩加固建筑物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通过施工验证,该建筑物及地铁风道沉降量均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变形规律也与设计计算相符。  相似文献   
114.
城市地铁车站监控量测技术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深圳地铁工程为例,介绍城市地铁车站监控量测工作的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监测项目的选择、确定、精度评定以及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5.
介绍了京广线上直达列车通过郑州站道岔改造设计几种方案的比选,确保提速调图后直达列车以80km/h速度顺利通过郑州站。  相似文献   
116.
张木根 《铁道勘察》2005,31(6):68-70,83
介绍上海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设计速度为100~120 km/h)的线路主要技术标准,以及线路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不设缓和曲线两圆间夹直线长度、竖曲线半径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17.
一种综合的钢轨润滑方法使伦敦地铁环行线钢轨磨耗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8.
新广州站设计方案总的建筑面积为37.76万m^2,总投资130亿元(不含地铁),共有15座站台、28股道,客运量近期为7800万人/年,远期为11600万人/年,主要承担武广客运专线、广珠城际轨道和广深城际轨道以及广茂铁路始发终到列车作业。预计2008年春运时可以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19.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方案、无线调度系统的构成及关键设备,对系统功能进行说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0.
《轨道交通》2006,(4):13-13
近日,广州地铁将再次缩短行车间隔,地铁一号线高峰期行车间隔为3分45秒,中峰期行车间隔为4分55秒,低峰期行车间隔为7分30秒;二号线高峰期行车间隔为3分53秒,中峰期行车间隔为4分55秒,低峰期行车间隔为7分30秒:三号线行车间隔8分钟,4号线行车间隔16分30秒。提速后,地铁一号线周六、日的日载客能力将达到82.6万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