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2篇
  免费   90篇
公路运输   2098篇
综合类   1180篇
水路运输   382篇
铁路运输   274篇
综合运输   11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3年2月中旬,丰田汽车公司最新推出的HARRIER轿车上首次采用了新型的安全技术,即自适应前方照明系统(AFS:Adaptive Front Lighting System)与预警碰撞安全技术(Precrash Safety System)。AFS是旨在获取夜间车辆行驶安全信息的装置,这又是一种新的安全系统概念。预警碰撞安全是介于主动安全(Active  相似文献   
62.
无砂砼桩是利用级配碎石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和制成的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它是在碎石桩基础上发展而来、类似CPG桩的一种新开发的地基处理技术,近年来开始运用于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结合湖北省襄十商速公路汉十、襄荆连接线项目上运用无砂桩的工程实践,介绍无砂桩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过程。  相似文献   
63.
沥青混凝土抗滑面层组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K-13开级配面层虽然抗滑性好,但渗水,而AC-13Ⅰ型级配虽然密水性好,但抗滑性差。通过调整的FC-13级配,介于两者之间,可以兼顾抗滑和密水的要求,室内试验和实际应用证明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4.
国外后张法孔道压浆工艺的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国外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的要求及规定,以及通过压浆达到更好地保护预应力钢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结合帕克西桥的实际情况,从规范的来源分析、说明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张拉力与伸长量有差异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67.
实例一 故障现象:一辆QJ100T-5F型坐式摩托车,清洁空气滤清器、清洗化油器后,发动机启动困难、没有怠速,反复调整化油器无效。 故障分析与排除:试启动发动机,发动机很难启动,没有怠速,加大油门时发动机转速可以升高,关小油门至怠速位置后,发动机转速虽能下降,但转速下降缓慢并且转速很高,可谓“飞车”。  相似文献   
68.
摩托信箱     
《摩托车技术》2004,(7):50-51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摩托车修理工,通过贵刊学到不少摩托车发动机维修方面的知识。现有几个问题向您们请教,盼望得到圆满的答复。谢谢!a)我经常维修国产CB125T款双缸摩托车,在调整配气正时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时第1个正时螺钉装好后,装配  相似文献   
69.
京秦线提速改造工程由北京至狼窝铺利用既有京秦线,狼窝铺至秦皇岛利用既有京 山线,既有线基床加固,采用水泥土挤密桩、级配碎石夹土工格室、中粗砂夹土工膜、换填级配 碎石,根据现场实际进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0.
T型刚构桥梁加固方法与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恒璋 《公路》2004,(8):298-301
仁化水库大桥T构悬臂下挠超过设计要求,为确保安全和正常营运,恢复桥面线形,采用布设体外预应力钢束和箱梁局部加固补强,并调整桥面铺装厚度,使桥面尽量恢复到原设计标高,改善行车条件。该桥加固完成后进行了两年的跟踪观测,并对1号T构进行了静载试验,证实桥梁加固后下挠已稳定,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