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3篇
  免费   236篇
公路运输   3241篇
综合类   1288篇
水路运输   1170篇
铁路运输   1284篇
综合运输   166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支持向量机法,研究了拼宽T梁桥的效应函数在小样本条件下的隐式函数拟合精度问题,误差小于5%;将拟合的隐式函数用于构建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功能函数,分析了拼宽桥的时变可靠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VM法预测结果偏小;分析强度时变效应及收缩徐变因素,在70 a内梁片结构可靠指标降低速率及幅度不显著,且较不分析时变效应时高;假设旧梁运营20 a后进行拓宽,新梁运营45 a内,拼宽桥体系可靠指标降低速率相对平缓;新梁运营45 a后,拼宽桥体系可靠指标减少则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2.
广铁集团管内正线铺设大量的SC330型道岔,在运营和养护中发现在转辙器及辙叉、护轨部分存在一系列新病害。在系统分析新病害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消除新病害给行车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日常养护难度及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93.
对LZ50钢车轴亚临界淬火前后的力学性能、晶粒度以及车轴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进行了试验,分析了亚临界淬火对LZ50钢车轴拉伸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亚临界淬火对车轴拉伸性能无明显影响,然而车轴表面的残余应力变化很大,可由拉应力改变为压应力,而且通过优化加工工艺,表面压应力的增幅会更大,说明亚临界淬火能有效提高车轴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4.
以某大桥钢拱塔斜拉索耳板锚固区结构形式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钢拱塔斜拉索锚固区局部构件的空间计算模型,对承受最大索力和钢拉杆力的锚固段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分析,研究了该锚固区各板件及焊缝的应力分布和大小,并针对个别板件和焊缝应力较高的现象,以耳板厚度和长度为变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95.
余利 《铁道建筑技术》2010,(Z1):106-107
介绍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施工中的首节钢围堰的浮运就位关键技术,包括首节钢围堰组拼、浮运入水、围堰锚碇系统布置以及围堰接高、下沉等技术。  相似文献   
96.
大型双壁钢围堰气囊法下水施工技术及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双壁钢围堰体积和质量大,其下水作业难度较大。气囊法下水施工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特点。此文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墩基础工程为例,介绍深水基础大型双壁钢围堰气囊下水施工技术的特点及其相应的控制技术和手段,对施工的具体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进行详细的阐述,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经济性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7.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对3根钢-混凝土双面组合2跨连续梁模型进行加载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测得上翼缘混凝土板裂缝扩展状况,发现其主要表现为负弯矩区上混凝土板弯曲裂缝;对裂缝扩展规律与机理进行分析探讨,得到裂缝宽度随荷载增加的变化曲线;建立模型梁平面问题的ANSYS分析模型,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受拉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界面滑移以及混凝土受拉产生局部损伤直至退出工作的过程,通过测量节点位移的变化得到裂缝宽度,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通过数值计算获得最大裂缝宽度与下混凝土板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采用虚拟层合板—壳—梁—实体组合单元法对桃河特大桥施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如下结论:虚拟层合板—壳—梁—实体组合单元法能够以少量的单元精确模拟结合梁的几何细节,避免了结合梁施工过程力学分析中的重复建模、节点耦合等难题;"U"型钢梁在移梁架设过程中各控制截面的实测应力变化较小,架设过程平稳、顺利;各施工阶段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9.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给定荷载下,对客运专线60 kg/m钢轨18号道岔护轨垫板进行强度和位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护轨垫板满足强度要求,但最大应力已接近材料的屈服强度,建议护轨垫板的材料采用球墨铸铁整体铸造结构以达到优化结构和提高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
80 m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梁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它能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优点,具有重量轻和跨越能力强等特点。西平铁路后河村80 m钢—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是目前世界上此种结构跨度最大的铁路桥,也是国内第一座采用这种结构的桥梁,技术含量较高,施工难度大,是铁道部重点科研项目。本文介绍了该组合桁梁的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及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