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5篇
  免费   213篇
公路运输   3281篇
综合类   1236篇
水路运输   848篇
铁路运输   1170篇
综合运输   143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道岔是一种机车车辆转换线路的连接设备,而地铁道岔一般设置在车站范围,在几条地铁线路穿插运行时,列车通过产生的噪声较大,尤其邻近居民住宅和地下商铺时,无法有效对噪声进行控制。近年来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广泛应用在轨道交通领域,其将整体道床和弹性阻尼隔振器有机结合形成质量与弹簧减振体系,能够吸收和抑制结构噪声传导,具有良好的三维弹性与稳定性,能够大幅降低列车行驶中对环境的振动和噪声影响。为科学评价钢弹簧道岔系统实际减振效果,本文综合分析列车通过车站时的钢轨、浮置板、隧道壁振动特性,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对比分析各类轨道结构减振效果以验证钢弹簧减振道岔的性能。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不同材质闸瓦和车轮滑动摩擦磨损性能,采用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针对4种材质闸瓦摩擦块与车轮钢摩擦环摩擦副,开展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材质闸瓦摩擦块对车轮钢的体积磨损量由大到小对应的材质依次为钢轨钢、粉末冶金闸瓦、合成闸瓦、铸铁闸瓦。用扫描电镜观察4种材质闸瓦摩擦块和车轮钢摩擦环摩擦磨损试验后的摩擦环表面形貌,结果显示,摩擦环表面均出现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LH2型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和QU70型钢轨钢对车轮钢的磨损以磨粒磨损为主,高磷铸铁闸瓦和M型粉末冶金闸瓦对车轮钢的磨损以疲劳磨损为主。用能谱仪测试4种材质闸瓦摩擦块和车轮钢摩擦环摩擦磨损试验后的摩擦环表面元素,结果显示,摩擦环表面均发生氧化反应,出现闸瓦材料向车轮钢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993.
某大跨度Π形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存在常遇风速下的涡激振动。为了抑制涡激振动,通过1∶50节段模型风洞试验,针对-5°最不利风攻角工况,开展了涡振性能优化研究。试验对导流板、裙板、下稳定板、风障与整流罩等单一气动措施的制振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只有下中央稳定板能在0.65%的阻尼比条件下,将主梁的竖弯与扭转涡振振幅同时降低50%以上。据此开展了以下中央稳定板为中心的组合气动措施研究,发现整流罩与下中央稳定板的组合气动措施能将主梁的竖弯与扭转涡振振幅同时降低75%以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整流罩竖直板高度与下中央稳定板高度对该组合气动措施制振能力的影响,发现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增加整流罩竖直板与下中央稳定板高度均能有效提高组合措施的制振能力,通过优化了该组合气动措施的气动外形,组合措施能够完全消除Π形叠合梁在不同风攻角(0.65%阻尼比)下的涡激振动。最后,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该气动措施的制振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整流罩组合措施能够同时降低主梁上下表面旋涡脱落尺寸,显著减小主梁受到的周期性非定常气动力,从而达到抑制主梁涡振的效果;若同时降低整流罩竖直板高度与下中央...  相似文献   
994.
阜淮高铁跨涡河采用(82+180+82) m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通过对混合连续梁整体分析,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及边中跨比;通过对跨中钢梁长度的比选,选择合理的钢-混结合段位置;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钢-混结合段的局部应力;对结构自振特性和车桥耦合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混连续梁具有较大的结构刚度,对无砟轨道适应性好;通过合理选择结合段位置,使结合段和主梁受力更加合理,钢混结合段通过合理的结构过渡构件,使内力可以得到良好的传递。  相似文献   
995.
张鹏飞 《电气化铁道》2023,(S2):170-173
本文提出了低碳钢导电轨扩能提升为钢铝复合导电轨的技术解决方案,对比了两种导电轨的性能及结构特点,分析了低碳钢导电轨更换为钢铝复合导电轨面临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换轨过程中关键零部件绝缘支撑、膨胀接头及端部弯头的技术方案,并研究了两种导电轨对接、过渡技术方案,分别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指出了换轨工程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重点。  相似文献   
996.
环氧沥青铺装广泛应用于超大跨径钢桥面工程,是目前主要的铺装结构型式之一。针对其开裂病害进行成因分析,指出除钢桥面荷载和环氧混凝土力学性能之外,环氧材料的抗紫外老化性能也是铺装开裂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维修对策,在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和东沙大桥进行了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97.
柔性是波纹钢管廊异于混凝土管廊的根本原因。为研究波纹钢管廊的力学性能,依托实际工程,采用现场实验与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波纹钢管廊在安装支架和未安装支架的不同情况下进行测试与受力分析。结果表明:管廊支架的支撑作用减小了管廊所受的拉力,使全截面受压,对管廊有利;未安装支架且填土未过管顶时,管廊顶部随着覆土高度的增加逐渐由向上变形变为向下变形,管体两侧逐渐由内收向外张变化;安装支架时,随着覆土高度的增加管廊两侧逐渐由土体挤压管体向管体挤压土体变化,逐渐由内收向外张变化,但由于安装了内部支架,这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998.
邓斌 《广东公路交通》2023,(5):28-31+37
钢桥面板疲劳问题是目前钢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其中面板纵肋连接细节是钢桥面板危害较严重的疲劳细节。铺装层与面板共同受力决定面板纵肋连接细节的疲劳应力。为分析铺装层对该细节的影响,以国内某大跨度钢桥为对象,建立了疲劳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钢桥面板厚度为16mm时,考虑铺装层受力后,面板纵肋连接细节最大疲劳应力幅由45.3MPa降低至36.7MPa。不同季节造成的铺装层刚度变化对该细节疲劳性能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999.
前摆臂作为麦弗逊前悬架的重要零部件,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构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要承受一定的屈曲性能,需提前破坏弯曲,起到保护副车架的作用,(超)高强钢与单片式的前摆臂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结构。文章介绍了前摆臂屈曲性能要求、屈曲分析流程、分析方法、分析工况等,并以某开发车型的前摆臂为例,利用HyperMesh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在ABAQUS中进行屈曲计算,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屈曲优化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方法有效,对前摆臂屈曲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历程加快,交通量不断加大,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在靠近城市、铁路公路的桥梁建造过程中,为降低造价和缩短周期,通常考虑建造一座公铁两用桥。以某项目桥梁工程为例,分别从项目策划、现场布置、工地吊装等方面详细阐述公铁两用钢桁架拱桥施工关键技术。总结公铁两用钢桁架安装技术要点,为类似项目中钢桁架拱桥施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