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603篇
综合类   254篇
水路运输   41篇
铁路运输   187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乌鲁木齐河特大桥简支系杆拱施工监控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TJ9标段乌鲁木齐河特大桥为实例,编制了1-128 m简支系杆拱施工监控方案,对监控方法、步骤、结构仿真分析及各施工阶段监控程序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拱桥,首先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克服拱圈传递的水平推力.对营口玉韵桥结构受力和结构体系选取进行分析,探索软土地基上修建拱桥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类似桥梁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杨晔 《华东公路》2012,(1):37-39
北澄子河大桥为一座主跨80m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介绍主桥的结构设计及计算分析,分析了可更换吊杆的设计方法及单片拱肋整体吊装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4.
高田  周志祥  胡嘉鸿 《中外公路》2012,32(5):101-106
结合常规拱桥的优点,根据钢和混凝土的组合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竖转钢箱-混凝土组合箱板拱桥.为验证箱板拱肋的钢箱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能力及联结可靠性,对拱脚区段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二者能共同工作,联结可靠且变形协调.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理论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最后针对该种组合截面提出了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5.
浙江湖州市南浔和兴大桥为一座3跨自锚式中承式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主跨计算跨径85 m。以南浔和兴大桥为例介绍软士地基中承式系杆拱桥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6.
河南岭南高速公路蒲山系杆拱桥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简要介绍该桥的上部结构构造情况,介绍施工阶段的划分以及几个关键施工阶段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7.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监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特点,对该桥型的施工监控做了简要介绍.对监控主要内容、施工监测过程、施工控制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使桥梁施工切实按设计要求进行,从而使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结果表明,施工控制所采用的计算模型、监测方法和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8.
以鹰潭市余信贵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大桥整体数值模型与钢-混凝土结合段局部实体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主拱钢-混凝土结合段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与承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持久状况荷载组合下,主拱肋钢-混凝土结合段模型变形连续,最大变形量为0.030 m,主拱肋钢-混凝土结合段结构刚度及变形满足要求;钢-混凝土结合段混凝土最大拉应力为1.63 MPa,钢结构部分Von-Mises等效应力最大值为236 MPa,均小于容许应力,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为避免应力集中,须对钢-混凝土结合段的坡口进行细化设计,或调整主跨系杆的张拉力。  相似文献   
149.
周伟翔  邵长宇  汤虎 《公路》2022,(6):92-99
齐鲁黄河大桥主跨为420 m网状吊杆拱桥。拱肋采用钢箱提篮拱,矢跨比为1/6,横向布置在轨道交通和车行道之间,以保证景观效果。系梁采用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以保证桥面系耐久性,同时减轻结构自重。为简化锚固构造,网状吊杆采用恒定倾角布置形式,顺桥向倾角约60°;吊杆采用疲劳应力幅为400 MPa的环氧涂层钢绞线,以满足网状吊杆高应力幅需求。墩柱采用尖端形薄壁双柱墩,以减小水流及冰凌对结构影响,基础采用整体式承台、钻孔灌注桩。根据建设条件,系梁施工采用步履式顶推,拱肋施工采用梁上支架拼装配合整体提升工艺。通过对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网状吊杆布置及高应力幅吊杆体系等创新设计,实现了工程的安全、合理、耐久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