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6篇
  免费   379篇
公路运输   4999篇
综合类   2627篇
水路运输   2403篇
铁路运输   2274篇
综合运输   312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525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667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为了准确计算装配式T梁桥发生损伤情况下的荷载横向分布状况,并准确评估桥梁损伤情况,在铰接板(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修正理论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主梁和铰缝损伤的简化模型.以主梁刚度Kk和铰缝刚度Kq作为待修正参数,定义相应的刚度折减系数ηk和ηq,再以结构静力响应构造目标函数,并...  相似文献   
362.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纵骨式耐压液舱结构进行系列计算,通过多参数多工况方案对比分析,详细讨论了耐压壳板半径、液舱壳板半径、耐压船体壳板板厚、液舱壳板板厚、相邻实肋板间距、相邻纵骨间距等参数对液舱壳板和耐压船体壳板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供潜器耐压液舱结构设计参考,并为进一步完善耐压液舱结构的理论计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3.
搅拌摩擦焊是英国焊接研究所在20世纪90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焊接技术,它是一种固相连接技术,即可以通过不融化母材和焊材而进行联结。搅拌摩擦焊克服了以往熔焊的诸如气孔、裂纹、变形等缺点,连接工艺简单,接头质量好,有较好的工艺适应性。现已开始应用在船舶、航天、高速火车等领域。在造船领域,搅拌摩擦焊主要用于制造带筋板,国内已有船厂采用了此种技术。本文主要介绍搅拌摩擦焊的原理、特点、应用情况及目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4.
文章基于舟山连岛跨海大桥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裂缝、 鼓包等典型病害, 从养护材料性能提升角度出发, 开发了高渗透树脂灌缝材料和高强耐水型树脂注浆材料, 并通过系列试验, 分别对树脂灌缝材料的施工和易性、 力学性能、 抗冻耐久性, 注浆材料的排水置换性能、 与钢板和铺装的粘结性能等各项指标进行了评估, 同时重点对西堠门大桥裂缝、 鼓包等病害进行了集中处治, 经过一个寒暑交替运营的跟踪观测, 结果表明所研发的灌缝和注浆材料可满足钢桥面小修保养修复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65.
针对国内跨海大桥钢桥面铺装预防性养护技术比较缺乏有针对性养护方案, 依托舟山群岛中西堠门大桥钢桥面养护项目, 提出高韧性树脂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总厚度只有 3 ~ 5mm, 基本不增加桥面恒载, 相比原桥面弯拉强度提高了 2 ~ 4 倍, 极限破坏应变提升 2 ~ 3 倍, 可以恢复铺装结构强度。 通过对其使用性能进行跟踪观测结果表明, 高韧性树脂薄层罩面可有效延缓铺装性能衰减速率, 改善铺装表层抗滑性能, 构造深度达 1mm, 摆式摩擦系数达 60BPN 以上, 提高交通安全性, 较养护前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66.
LGF即为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回收利用率高等特点,对汽车轻量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成型工艺、性能特点、现有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针对商用车轻量化的要求,提出采用长玻纤增强PP材料代替原铝合金走台板方案。  相似文献   
367.
下部结构施工平台是决定跨海特大桥施工进度、安全、成本等的关键因素,该文以广西某跨海特大桥为工程背景,结合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不同方案的分析,通过3种不同下构施工平台的方案进行比选,结合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及施工工期等因素,得出钢栈桥通长方案为某跨海特大桥最优下构施工平台方案,为相似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了依据与参考.从目前...  相似文献   
368.
采用多种监测技术融合手段, 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开展了疲劳损伤监测与评估, 包括足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节段模型疲劳试验与某公路斜拉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运营阶段的疲劳损伤监测; 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试验中, 综合采用了美国物理声学(PAC)声发射(AE)传感器、智能锆钛酸铅压电漆(PZT)传感器和应变片进行了粘贴钢板冷加固前后的疲劳裂纹监测; 对处于运营阶段的斜拉桥钢桥面板疲劳开裂区域, 采用了粘贴角钢的冷加固方法进行加固, 并对加固前后的桥梁结构开展了AE监测和应变监测以研究疲劳裂纹状态与检验冷加固方法的效果。疲劳试验与监测结果表明: PAC的AE传感器和智能PZT传感器能有效捕捉具有突发峰值与快速衰减特征的疲劳扩展信号, 二者的协同应用实现了疲劳裂纹智能感知, PAC的AE传感器组能实时捕捉纵肋上的疲劳裂纹扩展长度和方向; 粘贴钢板冷加固后, 应力水平稳定在64.8 MPa, 直到继续循环加载至512万次仍无疲劳裂纹扩展, 验证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粘贴钢板疲劳冷加固措施的良好加固效果; 在疲劳试验过程中, PAC的AE传感器和智能PZT传感器监测疲劳裂纹扩展结果一致性良好, 与应变片相比可实时捕捉更丰富的疲劳裂纹动态信息。对运营阶段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 加固前AE监测结果峰值能量是加固后峰值能量的5倍, AE累积信号由加固前的密集分布改变为加固后的稀散分布, 表明加固后的钢桥面板疲劳裂纹处于稳定状态; 随着加载车辆行驶通过, 冷加固后的疲劳裂纹尖端应力峰值降低40%至50%;对比加固前后的24 h疲劳应力连续监测结果, 疲劳细节附近应变片的应变水平从加固前的78 MPa下降至加固后的48 MPa; AE信号峰值能量、AE累积信号和应力水平的监测结果均证明了冷加固技术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开裂加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9.
为研究半飘浮体系下独塔斜拉桥的抗震性能,以某全长415 m 的两跨组合梁斜拉桥为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动力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其进行自振特性、反应谱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并评价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仅设置竖向支撑的飘浮体系独塔斜拉桥一阶振型为塔梁纵飘,应在其纵桥向设置粘滞阻尼器以限制主梁位移;横桥向设置抗风支座的传统硬抗体系已经难以适应较大的地震烈度,必须采取有效的减隔震方案,以适当降低控制截面的地震响应。根据案例桥梁的结构特点,综合考虑各控制截面的地震响应,选取合适的阻尼参数,在桥塔和主梁间布置横向独立钢阻尼装置,并在过渡墩和主梁间布置弹塑性钢阻尼支座,该布置方式对大桥的减震效果最佳,证明此减隔震设计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370.
考虑不同加载方式与下翼缘宽度, 对3根带混凝土翼板的圆管翼缘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 分析了试验梁的抗弯承载性能与破坏形态; 基于试验梁的抗弯特征, 推导了组合梁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简化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 试验梁均发生典型的塑性弯曲破坏, 稳定性良好; 达到极限承载力时, 梁端处上翼缘钢管与混凝土翼板相对滑移均小于0.43 mm, 试验梁体现了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 随下翼缘宽度的增加, 试验梁刚度与承载力增大, 对于下翼缘宽度分别为150、260、300 mm的试验梁, 其屈服弯矩的比值为1∶1.44∶1.55, 极限承载力的比值为1∶1.31∶1.40;随着试验梁承受弯矩的增大, 当中性轴上升至混凝土翼板时, 钢管混凝土处于受拉状态, 可不考虑钢管与内填混凝土的套箍效应, 而当塑性中性轴位于上翼缘钢管混凝土内时, 可不计入该套箍作用对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但其可促进延性的继续发展; 试验梁的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35, 延性较好; 屈服弯矩、极限弯矩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值分别为1.02~1.04、0.96~1.03, 吻合良好, 因此, 所出提出的简化理论计算公式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