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08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在不能停航的河流上,采用在机场分区围堰的方法来快速重建和扩建满足交通运输和防汛需求的装配式简支梁桥.同时,对原有的管线进行搬迁、移位和保护.新建造的具有较高车辆荷载通行能力的桥梁需要在桥台后进行地基处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73.
苏州河三期整治工程防汛墙加固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重点需要解决沿线的交通组织和疏导问题。该文通过设计阶段利用工程自身特点和工程所在地的交通条件,对提出的交通组织和施工堆场的布置方案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4.
刘丽丽  刘伟  李中营 《中国水运》2010,(12):206-207
结合防汛抗旱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防汛抗旱并重、坚持统筹城乡,着力推进防汛抗旱工作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由被动防汛抗旱向主动防汛抗旱转变、由单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向全方位综合防汛抗旱转变。进一步理清抗旱思路,合理调配水源,加大对生态的保护力度,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依法加强防洪管理,严格执行洪水影响评价和防洪规划同意书制度,加大河道防洪监管力度,规范洪水调控行为。  相似文献   
75.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成熟施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水工建筑、房屋建筑、桥墩基础等结构工程基础和深基坑围护。桩与桩之间间距通常在1m~3m、孔径0.5m~2.5m。在特定条件下钻孔灌注桩既要求作为结构工程的基础起承载作用,又要具有板桩作用——挡土止水。密排钻孔灌注桩(桩与桩间距理想状况小于5cm)作为适合的施工工艺被采用,但其施工方法又不同于常规条件下施工方法。该文结合实例分析密排钻孔灌注桩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多地受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广州因地处中国最南方且常年雨水充足,遭遇暴雨天气的情形较过往要更严重,破坏性更大,且多次的瞬时雨量超过了历史的极值,给广州市路面交通造成了严重压力,尤其对城市隧道内的安全提出了较大考验.项目组对广州市政道路下穿隧道工程的防汛应急做了相关研究,提出当隧道内积水达到预警水位,...  相似文献   
77.
上海临港水厂原水管线在穿越大治河护岸施工时,不可避免地引起地层土体应力释放及重新分布,顶管和基坑施工必然影响到大治河护岸的安全。从保护大治河护岸安全的角度出发,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深入开展理论分析,研究基坑施工、顶管施工、围堰施工等工况下论证施工对大治河护岸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减少影响的相关建议,为保障大治河护岸的结构安全提供有效支撑。文章研究表明工作井基坑施工引起大治河护岸变形在允许的范围内,对现状结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8.
翟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7):153-155,172
苏州河随着2020年实现了基本贯通,下一阶段品质提升还存在防汛墙墙后地坪低、无腹地抬升滨水空间、景观视野被硬质防汛墙阻隔的难点。现经统计苏州河(长寿路桥—河南路桥)段现状地坪标高分布,提出了苏州河玻璃防汛墙改造方案,并对玻璃防汛墙强度及稳定性进行了模拟。结合黄浦江玻璃防汛墙改造历程,分析了玻璃防汛墙应用难点,并提出了玻璃防汛防汛应急预案和日常养护要求,为上海滨水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孙钧 《隧道建设》2019,39(5):699-709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能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总结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特点和功能特色,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地下综合体发展概况,并以南京江北新区和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天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例,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进行介绍。然后,阐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交通治堵、节能减排、土地和资源开发利用、防汛排涝抗旱等方面的效益和功能,介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数字化技术、地下车库建设及基坑、改建、盾构、顶管、沉管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最后,总结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展,认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现已呈现出空间上多层次化和功能上多样化的特征; 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初期投入大、效益空间不够理想、功能特色发挥不够、运营安全和防灾问题以及节能减排与环保问题)及存在的问题,希望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在视觉美感和对舒适度的追求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并对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思考,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0.
就具体项目穿河构筑物防汛影响专项论证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对施工期和使用期作了涉河防汛安全影响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工程施工期对周边防汛设施的影响,并针对该穿河构筑物施工期和使用期存在的防汛安全隐患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最终给出了涉河论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