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04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167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介绍了京津客运专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中的防风预警监测子系统、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的设备组成及实现安全监测、控制列车运行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3.
高速铁路的灾害防护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的灾害防护是我国铁路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对可能造成铁路灾害的种类进行分析,并阐述可采取的防护措施.在参照国外高速铁路灾害防护技术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高速铁路应用的灾害防护技术.研究结论:通过对可能造成铁路灾害种类的分析,有些突发性灾害信息实时性要求很高,及时预报和报警,对降低列车损失至关重要.我国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建立,应结合运营特点,合理确定某些灾害监测信息能直接控制列车限速或停运;另一些灾害监测信息可由调度人员人工确认处理.并可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作为车站综合监控系统的主体部分进行集成,也可将自然灾害、轨温及火灾、突发事故、异物侵限监测和其他各类辅助监测统一集成.  相似文献   
34.
我国最早的铁路隧道通车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学者们不断的深入研究,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2005年以前,我国建成的铁路隧道共7538座,目前正在设计和规划的隧道总长度仅约5000km。随着我国铁路建设高潮的掀起,  相似文献   
35.
宜万铁路全长377 km,自1903年清王朝拟定修建川汉铁路以来,历经百年,伴随宜万铁路最后一座隧道——齐岳山隧道的贯通,百年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宜万铁路全线共设计隧道159座,其中70%通过岩溶地段,突水突泥灾害是制约宜万铁路安全建设的关键难题。针对高风险岩溶隧道,从识别评估、决策管理、技术应对和安全措施4个体系入手,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在高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首次将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纳入施工工序管理,明确了"有疑必探、不探不挖"的理念,为保证现场进洞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制定了"不超前预报,工人有权拒绝进洞"的制度。针对施工中遭遇的高压富水充填溶腔,发明了释能降压技术。针对齐岳山隧道F11断层,发明了信息化注浆技术。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对Ⅰ级风险隧道进行水文监测,建立防灾预警系统,并根据水文监测数据信息分析,制定安全进洞条件。  相似文献   
36.
贵兴铁路位于贵州省境内,起于贵阳市,经黔南州、安顺市,终止于黔西南州兴义市;线路依次跨越红纳河、白水河、北盘江、马岭河等珠江水系;沿线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危岩落石、顺层、煤层瓦斯和采空区、人工弃渣堆等;为确保铁路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通过对区域地形、地质特征及地区规划的研究,合理确定了铁路线路在复杂艰险山区的宏观走向以及两端枢纽引入方案,并从地质选线及减灾选线的理念出发,在局部方案中规避了不良地质,在微观上选择了更适合的工程位置,在行经环境敏感区域,充分应用了环保选线理念,降低工程对环境影响,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在北盘江特大桥桥位选址上,充分体现重大工程优选选址原则,确保了桥位方案的合理可行;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在细部,逐步呈现铁路规划选址的理论运用,确保了铁路工程的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7.
赵冉 《商用汽车》2012,(4):37-40
2011年举行的首届北京减灾救灾装备展上,展出了一系列的灾害救助技术与设备、救灾储备物资和公众减灾应急用品、安全防护技术与设备等。本文对展会展出的专用汽车车型进行简要介绍。(本文分2次发表)  相似文献   
38.
朱剑锋 《中国水运》2009,(5):170-171
我国是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灾种多、活动频繁、群发性强的特征。山区公路所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滑(崩)塌、泥石流等。为了防止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本文通过对闽北部分山区公路所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分布规律等特点及其所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应急与防治对策,以提高山区公路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9.
海浪飞溅结冰是在北极环境下运行时遇到的主要挑战之一。DNV GL发布了一项业界合作项目,旨在为钻井设备、生产平台和船舶开发一个连接功能性防冻要求和真实物理环境的仿真模型。海事和石油天然气的业界专家应邀加入了新的联合工业项目"RigSpray"。"我们旨在保证防冰减灾措施的设计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上都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40.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提出“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的自然灾害监控、预警系统,是确保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列车高速、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但是该系统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设计、应用实例,亟需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结合相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工程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详细分析并研究确定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构成、监测功能及系统设置等问题。 研究结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为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