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264篇
综合类   113篇
水路运输   263篇
铁路运输   218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扫路车风机的工作机理的分析,优化设计扫路车的吸尘系统,降低扫路车的能量损耗和噪声污染,为风机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
降噪和降振技术在新一代混合动力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静 《汽车与配件》2006,(29):30-33
自从1997年世界上第一个批量生产的汽油机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Prius)问世以来,它一直在绿色汽车市场上占居主导地位,至今已销售57万辆。另一方面,在开发混合动力汽车工作中,改善噪声和振动(NV)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汽车的低噪声对混合动力车是否能在市场上畅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丰田普锐斯(Prius)和雷克萨斯RX400h车为例,介绍了如何降低混合动力车噪声和振动。如:升压电路系统噪声、发动机起动振动、电机/发电机噪声及振动以及发动机低速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相似文献   
43.
文章主要简述了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的控制程序,并提出具体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防尘、降噪、隔热效果较好的几种地板密封结构。  相似文献   
45.
一种用于车内结构声源辨识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渭平 《汽车工程》2002,24(2):145-148
结合“声学互易性原理”及车内噪声有限元分析,提出一种车内结构声源辨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摆脱对试验的依赖,因而能够应用于车身结构的图纸设计阶段。然后,采用该方法对某型国产轿车的车内结构声源进行辨况,发现对驾驶员右耳位置处噪声贡献最大的车身结构板块为右前车项,这一结论与采用相关分析法所得结论相一致。最后,基于车内降噪优化模型对右前车顶进行降噪处理,获得了明显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运输中汽车车内次声声压级(ISPL)的大小,找出车内的主要次声源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车内次声对司乘人员的影响和车内次声的控制提供参考,对几种不同类型汽车的车内次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次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成分;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车内有较高的次声级,开窗时轿车内部的最高次声级达到120.5dB(ISPL),车内次声主要是由道路不平度随机激励引起车身板件的次声频振动及车外空气的紊流扰动所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次声形成的;随着车速的增加,车内的次声级也随着增大;当车窗打开行驶时,在车速为20-120km/h的范围内,轿车和大客车的车内次声增加2-10dB(ISPL),对于空气动力性和车身悬置减振性能差的部分面包车和平头客货两用车,车内次声反而减小。在窗口处采用加装导流板的方法,可以使轿车开窗高速行驶时的车内次声降低约7dB(ISPL).  相似文献   
47.
客车车身降噪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车降噪需要从噪声源、振动源着手,研究噪声声波与振动波波形,考虑波形传递方式和振动结构,采用隔绝波源、吸收波能、振动阻尼处理、车身布置等多种方法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8.
陈文枢  王文达 《汽车工程》1993,15(4):238-241
本文说明了对BC131汽车变速器取力孔盖板做阻尼处理后,可降低噪声声功率级3.2dB,本文分三部分:(1) 阻尼结构的减振降噪机理;(2) 实验装置;(3) 声压级及声功率级的测量和计算。  相似文献   
49.
研究表明,列车提速后轮轨辐射噪声呈上升趋势,速度加倍噪声提高约8~10dB(A)。针对轮轨噪声的特点,采用阻尼材料镶嵌在轨腰两侧,可降低轮轨噪声。通过对阻尼材料的合理选用、结构的合理设计可达到降低轨辐射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张有界电务段修配车间治理前各倍频程中心频率平均吸声系数0.04-0.05,作业时车间内混响噪声较重,混响时间3-4s,经监测设备负载时1号点等效声级88.9dB(A),超标3.9dB(A),2号点85.4dB(A),超标0.4dB(A),车间内瞬间峰值106.5dB(A),频谱以中频为主。为了吸声降噪,采用一种从美国进口的矿棉装饰吸声板,利用吸声板对房顶进行吊顶,以达到吸声降噪、控制混响噪声的效果。结果显示,治理后车间内各倍频程中心频率平均吸声系数达0.15-0.24,实际混响噪声已基本消除,等效声级下降范围为1.7-6.1dB(A),瞬间峰值下降范围为4.4-17.5dB(A),瞬间峰值已下降到102.1dB(A)以下,车间内等效声级已下降到83.8dB(A)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