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71篇
综合类   118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140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51.
针对高速公路的特点,以及现实情况,详细介绍了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行驶速度特点、影响因素,车速调查方法以及车辆限速值的确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452.
随着哈大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在保证动车组高速、高效运营的同时,如何使动车组及时、准确地接收到限速信息,在发生自然灾害或非正常的情况下保证动车组安全、平稳运行是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论述当前列控限速设置流程及控车原理,分析列控限速设置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正确进行列控限速设置的时机和流程。  相似文献   
453.
通过对北京南枢纽列控系统集成工程中应答器报文及临时限速系统设计的分析,总结研究CTCS-2/CTCS-3等级线路接入CTCS-3D等级线路时需要注意的特殊点,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列控系统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54.
随着越来越多的客专线路上装备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设备,客专调度台下达限速之后的拆分和状态判定更多地涉及到TSRS间限速的通信交互,因此TSRS间限速命令状态的判定及迁移变得越来越重要。重点分析在各种情况下TSRS间的限速状态的交互机制和最终判定,提出TSRS间限速状态判定的方案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5.
1工程概述合肥站为合武、合宁线的始发终到站,同时既有淮南线通过绕行线接入合肥站。合蚌客运专线(简称合蚌客专)引入合肥站引起合肥站站场改造及合武、淮南线改线。主要改造内容包括:站内插铺4组道岔;合武绕行下行线进站信号机ST外移、区  相似文献   
456.
为了研究限速标志设置的合理性,选择新疆赛博段一级公路为调研路段,在限速标志的上下游设置3个断面,检测公路限速区上下游车速,得到分布规律。通过比较实际车速与限速值之间的关系,限速区内与限速区外的速度,以及驾驶员对限速标志的接受程度,判断限速设置的合理性,为决策者了解速度的分布现状,确定合理限速打下基础。最终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道路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57.
提高高速公路限速对安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美国全国公路协作研究项目(NCHRP)Project 17-23.该项目通过分析限速、驾驶员速度选择、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提高限速对安全产生的影响,并对其在非安全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58.
为解决限制速度值确定不合理、限速方式不适用以及限速区间长度设置不恰当等问题, 对驾驶人行驶体验以及限速管理可信度的负面影响, 优化了高速公路限速区间最小长度、限制速度值、限速区间划分的确定方法, 进而提出了以安全车速与通行效率为依据的高速公路限速区间优化与评价模型。依据驾驶人视认距离、限速标志设置前置距离和驾驶人心理稳定距离, 标定计算模型中的限速区间最小长度。以行驶速度是否易发生突变为标准, 采用不定长法将不同路段划分为6种组合类型, 建立基于不同组合路段的限速预测模型。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法中基于划分和层次的分析方法, 以满足限速区间最小长度和交通延误最小2个方面为目标进行优化限速区间的划分。同时, 选取交通冲突率作为表征交通安全的指标, 选取交通延误时间作为表征交通效率的指标, 建立评价指标模型; 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指标来验证限速区间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以某山区高速公路为对象应用VISSIM开展限速优化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 优化后安全评价模型参数值比原方案降低了约29.49%, 效率评价模型参数值比原方案提高了约21.90%, 优化后的高速公路整体安全性以及通行效率均得到提高。所提出的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以速度突变为基准, 结合路段的属性及指标特点, 能够优化限速区间长度的制定和区间的划分。   相似文献   
459.
我国限速值低于 60 km/h的公路上超速 50%以下仅给予警告处分,部分低限速公路无交通监控设施,超速现象严重.以北京市郊某限速 40 km/h的公路路段为背景,设计并实施意向偏好调查(Stated Preference Survey,SP调查),通过分析 SP数据,并建立随机效用-后悔混合模型,剖析驾驶人车速选择的影响因素,探索超速行为机理.结果表明,限速标志对车速有一定规范作用,其他车辆平均车速的影响会弱化违法监控设备的效果;性别、驾龄、驾驶车型和接受超速处罚的经历均对车速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驾驶人面对超速带来的收益和损失,遵循后悔最小化原则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460.
高速公路的限速受法律、道路、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以大循高速公路为例,在分析道路设计指标适用性的基础上,综合其他相关因素,确定其最高限速值为80km/h,进而研究制定了大循高速公路的限速方案。针对长大下坡路段易出现超速的问题,研究设置相关交通安全设施,配套交通管理、交通服务措施,确保车辆不超速行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