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72篇
  免费   1713篇
公路运输   11357篇
综合类   5305篇
水路运输   1910篇
铁路运输   7983篇
综合运输   3030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870篇
  2022年   1067篇
  2021年   1139篇
  2020年   800篇
  2019年   807篇
  2018年   449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966篇
  2014年   1503篇
  2013年   1556篇
  2012年   1567篇
  2011年   1844篇
  2010年   1690篇
  2009年   1735篇
  2008年   1704篇
  2007年   1536篇
  2006年   1237篇
  2005年   1109篇
  2004年   1070篇
  2003年   891篇
  2002年   808篇
  2001年   646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91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超大型集群工程,海底沉管隧道国内首次采用了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面临国内全产业链技术空白.基于项目控制性建设条件,从技术标准、总体布置、管节结构、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制备和工作性能、管节防火和防腐体系等方面,系统阐述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总体设计,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482.
刘宗辉  关启钰  饶坤荣  林显荣  李战春 《公路》2021,66(11):342-349
旋推功率比(RTPR)可以从钻进破岩机理角度描述破碎不同岩土层所需切应力与正应力的差异,通过与钻进比能(SED)指标的预报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钻进参数的同步变化对RTPR指标定位软硬界面位置无显著影响,相比可知钻进比能可以得到更精确的预报效果。因此,应用RTPR指标对广西某大型岩溶隧道进行充填溶腔与硬质灰岩区域界面识别,并一步根据曲线特征判断传统预报中缺失钻孔排渣与返液的预报不确定区,最后通过掌子面已知条件预测未知地层的岩性。此方法在实际钻探预报中准确预测了前方地层的岩性,可以为隧道地质的精细化预报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83.
黄帆  金建伟  李博 《公路》2021,(4):371-375
为研究公路山岭隧道单向安全出洞方案,以广东梅平高速公路育豪隧道为依托,通过结合育豪隧道工程特点及原设计情况,将隧道出洞端明暗交界桩号由ZK12+654调整为ZK12+656,在距离洞口明暗交界处10m范围内(ZK12+646~ZK12+656),上台阶开挖采用CD法,采用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并利用MIDAS/GTS对隧道ZK12+646~ZK12+656段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得出:最大沉降为8.1mm,最大水平位移为3.0mm。对施工过程中的隧道变形情况进行监测,ZK12+643累计拱顶沉降量和周边位移量分别为15mm、13mm,ZK12+651累计拱顶沉降量和周边位移量分别为11mm、10mm。监测结果验证了该出洞方案的可行性,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同类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4.
髙昇  王保群  樊建房 《公路》2021,(4):380-383
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苏洋站~中间竖井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施工期间穿越硬岩复合地层、软土复合地层和硬岩复合地层,导致盾构机面临硬岩掘进刀盘磨损严重、穿越不同地层界面需开仓换刀及穿越软弱土层需渣土改良等技术难题。现从硬岩掘进刀盘配置与动力输出、开仓换刀工艺设计及软土掘进工艺等3个方面,开展了盾构施工关键设备(工艺)与工程地质匹配性研究分析,有效地降低了硬岩地层刀盘磨损,实现了穿越不同地质界面快速开仓换刀,避免软弱土层局部坍塌等问题,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85.
针对顶上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涌泥事故,通过地质调查、地质雷达探测、钻探等手段,详细研究了事故发生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分析了该隧道岩溶的发育、赋存、分布规律及规模;指出顶上隧道涌泥的主要原因是岩溶洼地及落水洞中的地表积水和残坡积水以及基岩裂隙水,经岩溶管道不断地渗透于花岗岩体与钙质砂页岩及灰岩接触部位的薄弱地带,从而形成了以垂直发育为主封闭性较好的管道溶洞。实践中结合地质补勘结果,采用跟管管棚、溶洞回填、加强溶洞段初期支护等治理措施,对顶上隧道的涌泥进行了有效处治。  相似文献   
486.
沉管隧道沉放前所进行的基槽浚挖往往会对护岸结构、防汛设施及临近建(构)筑物的安全构成影响。因此,岸壁保护已成为沉管隧道设计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沉管隧道岸壁保护结构常用的结构形式以及国内外典型岸壁保护结构的设计经验。根据天津滨海新区海河沉管隧道的地质及场地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建议采用格构式地下连续墙和搅拌桩重力式挡墙相结合的岸壁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487.
将通风网络理论运用在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中,是研究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的一种新方法;同时解决了在多通路隧道、长大隧道中运营通风的宏观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488.
隧道洞口段一般埋深较浅,围岩条件较差,很难稳定成拱,因而在隧道开挖后极容易受到外界扰动作用而发生坍塌变形。尤其在遇水软化的膨胀性黄土地层中建设隧道时,需要考虑降雨作用对隧道稳定性及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现场观测以及室内实验,对太原某黄土隧道洞口滑塌及支护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洞口支护结构发生破坏一方面是由于洞口浅层土体本身强度不足,且黄土遇水后强度急剧降低,围岩发生塑性变形,塑性区范围迅速扩展,围岩承载能力急剧降低;另一方面是由于膨胀性黄土遇水膨胀,产生较大膨胀力,使围岩内部应力急剧增加并且作用在支护结构上,从而导致支护结构破坏,引起隧道塌方。  相似文献   
489.
盾构在富水砂层中掘进时,容易出现喷涌、地表沉降大、流砂等现象,给掘进施工带来很多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全断面富水砂层中掘进时,如何控制盾构施工参数显得极其重要。文章结合广州地铁21号线水西站—长平站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例,考虑了工程实践中盾构穿越全断面富水砂层且下穿薄弱基础的水西村民房建筑的情况,进行了盾构施工措施及试验段掘进参数分析,确定了盾构下穿水西村民房建筑的施工参数。监测结果表明:参数实际控制值与分析拟定值接近,地表沉降可以控制在5 mm内,房屋沉降可以控制在10 mm内,验证了参数选取的正确性。盾构在全断面富水砂层中下穿平房群时,实际土舱压力高于静止土压力,同步注浆量不低于1.6倍的理论值,提高土压力和推力可以有效降低平房群的沉降值。  相似文献   
490.
圆梁山隧道岩溶管道群涌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圆梁山隧道出口工区DK361+764处岩溶管道大规模涌水、突泥的过程,揭示了石灰岩地区背斜构造中岩溶的发育特点及其对隧道施工的危害,阐述了该岩溶的治理措施及施工过程,取得的经验可供今后处理同类岩溶问题时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