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3篇 |
免费 | 7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54篇 |
综合类 | 453篇 |
水路运输 | 242篇 |
铁路运输 | 207篇 |
综合运输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点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轮对动力学相关问题时要考虑轮对的弹性变形,本文在传统迹线法的基础上发展一种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点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滚动圆上的点和该点在轨道上的投影点的法向矢量确定可能接触点,形成接触迹线,根据迹线和轨道型面的垂向最小距离确定最终的接触点。利用该方法,本文建立单轮对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来求解轮轨接触点,并通过刚性轮对与弹性轮对的计算结果对比,讨论轮对弹性变形对接触点位置和轮轨蠕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82.
轮轨干摩擦下的轮对横向自激振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轮轨间干燥接触情况出发,建立具有2个自由度的轮轨干摩擦下弹性定位轮对横向自激振动模型,并采用摩擦系数—蠕滑速度经验公式描述轮轨之间干摩擦力与蠕滑率的关系,进而从能量的角度研究轮对横向自激振动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轮轨系统中由蠕滑速度主导的反馈机制是产生轮对横向自激振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引发轮对横向自激振动的能量来自列车向前运动的一部分能量,并由摩擦力中的刚度力通过轮轨纵、横向蠕滑率的调节作用被输入到轮对中;轮对横向自激振动的稳定性取决于轮轨系统等效阻尼耗散的能量和摩擦力中刚度力输入的能量,轮轨摩擦力做功的正负将影响轮轨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83.
使用实测的车轮踏面形状进行轮轨接触区域分析,根据同一踏面内多点接触的条件推算蠕滑系数.同时利用分析模型,对3种蠕滑系数分析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模拟评价. 相似文献
684.
介绍了黏着、蠕滑的概念,阐述了牵引力的形成和空转、滑行产生的原理及高速动车组空转、滑行运行的危害,分析了防空转、防滑控制技术的通用原理及2种高速动车组实际使用的防空转、防滑控制策略,并对2种控制策略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5.
轨道交通轮轨间的粘滑振动是小半径曲线轨道上发生波磨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具有扭转和弯曲自由度的单轮对仿真模型来研究轮轨间两个主要参数对于抑制粘滑振动、减缓波磨形成的影响。降低Kalker系数后,线路圆曲线段没有出现粘滑振动,蠕滑力-蠕滑率关系曲线的饱和点也移向更高的蠕滑率值;内外轮轨摩擦系数同时降低后,抑制了粘滑振动,但轮轨间仍处于滑动状态,当内外轨摩擦系数降低值不一致时,线路曲线段的粘滑振动仍然存在,但峰峰值将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686.
在JD—1轮轨模拟试验机上进行轮轨在干态工况突然加水和水介质条件下的黏着特性试验,着重研究水介质条件下不同速度、轴重以及蠕滑率对轮轨黏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蠕滑率下,干态工况加水之后轮轨间的黏着系数较干态时的黏着系数降低了50%~60%;在水介质条件下,不论是最大黏着值还是稳定黏着值(机车实际运行黏着区),受车轮速度影响较大,黏着系数随着车轮速度的上升而降低,轴重对黏着系数的影响较小;黏着系数在达到最大值(饱和值)之前随蠕滑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后随蠕滑率的增加而下降,最后逐渐趋于稳定。最大黏着系数所对应的蠕滑率为0.5%左右。 相似文献
687.
688.
689.
钉锚复合抗滑结构是治理滑坡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技术.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由被加固土体、预应力锚杆(索)、锚钉和砼格构梁组成,锚钉使松散滑坡土成为一个准刚性体.预应力锚杆(索)则将此准刚性滑坡体锚固于稳定基岩中,使整个结构抵抗上部传来的土压力和其他附加荷载.笔者对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在治理滑坡或欠稳定斜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90.
采用抗滑挡墙处治路堑粘土滑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永连公路ⅡA3合同段K45 800~900段路堑左边坡粘土滑坡采用抗滑挡墙处治情况的描述和分析,探讨如何设计抗滑挡墙处治粘土类滑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