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混接污水和初期雨水通过雨水泵站放江造成河道黑臭的问题,研究并在部分区域试点安装了雨水口截污挂篮和球形垃圾拦截装置.介绍了两种垃圾拦截装置的构造、安装方式及技术要点.根据垃圾拦截装置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效益分析,指出了垃圾拦截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增加产品的规格及种类,以便削减不同污染物,降低泵站放江造成的水体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2.
雨水口是城镇雨水排放系统的收集装置,如数量不足、位置布置不当易造成路面积水。为进一步精细化设计,避免设计重现期标准状态下路面积水,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减少安全隐患,在参考相关规范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设计需要,提出以横向水面宽度为控制指标,定量计算确定雨水口布置间距,以截流率为主要指标之一,定量计算确定雨水口布置数量(长度)的设计计算思路和方法,以减少凭经验取值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也带来了城市硬化面积占比增大的问题,在雨季易发洪涝灾害。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可有效提升城市排洪能力,同时可实现径流污染物的净化,现已逐渐得到推广。本文依托上海市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以横断面分幅形式及退让区域绿地情况作为控制指标,对四条道路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通过评价指标对道路设计成果进行评估;并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优化思路。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现有城市道路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城市立交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形式与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立交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厦门成功大道下穿立交排水设计中,通过设计优化,将调蓄池与泵站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系统的调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内涝日趋严重。造成内涝的原因虽然有多种,但与有些排水设施设计不当有关,如雨水口的间距布置不合理,不能及时收集路面雨水而造成水浸。该文以中山市为例,说明了雨水口布置间距的计算方法和合理的布置间距。  相似文献   
16.
高架道路排水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和排放路面雨雪水。虽然排水设计有规范可遵循,但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特征下应有的区别,规范中没有详细的条文说明。乌鲁木齐市近年来完成了外环路、南湖东西路、克拉玛依路等高架道路建设项目,采用了不同的雨水收集和排水方式。现以乌鲁木齐市高架道路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收集了一些工程实例,分析了雨水收集和排水的多种方式,通过对比上海市的雨水量计算结果,结合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提出适合乌鲁木齐地区的高架道路雨水收集口型式、间距及排水方式。  相似文献   
17.
雨水口的型式、泄水能力、布置间距、布置方式、施工及管养等方面阐述雨水口合理布设的重要性,确保雨水及时顺畅排入雨水口,改善路面积水严重的状况,增加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海绵城市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主要解决城市径流雨水“质”和“量”的问题。芜湖市作为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城市建设项目中均要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以芜湖市3条不同类型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条件,从雨水径流污染及径流总量控制两方面着手,通过道路横断面坡向优化,并提出环保雨水口、透水铺装、盖板排水沟、生态树池(带)及生物滞留设施等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的技术优化措施,实现道路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能有效减少雨水径流污染问题以及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可为相关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海 《交通标准化》2006,(2):122-124
城市道路排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关系到道路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更牵扯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作为设计人员.不应拘泥于书本规范,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特别是要抓住重点,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雨水进水口的形式及布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目前城市道路的设计情况 ,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观察 ,提出了城市道路雨水口的形式选择及布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